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提出「重返亞洲」策略,但因反恐戰爭而未有很大進展。他的繼任者川普則顛覆傳統對中國政策。接著上台的拜登政府仍持續推動「重返亞洲」,卻遇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不過《大西洋月刊》29日刊登特約撰稿人舒曼文章指出,拜登並未自亞洲分心,且目標不是圍堵中國。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向舒曼(Michael Schuman)強調,拜登的策略不只是要重啟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差別之一是拜登把我們在歐洲和中東的參與及關係,與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進行戰略連結」。
蘇利文以6月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領袖峰會為例,該峰會是澳洲、紐西蘭、日本、南韓等美國主要亞太地區盟友領袖首次參加。他也提到,歐盟要提升與印太地區的互動,這2個都是美國的東西方盟友展開連結的訊號,「這不是從一邊轉移至另一邊,而是全方位進行強化」。
“Recent administrations in Washington have been slow to adjust to the reality of Chinese power,” argues @MichaelSchuman, “but Biden is creating a concerted new campaign of Asian diplomacy”: https://t.co/7fAXooMxU0
— The Atlantic (@TheAtlantic) August 30, 2022
「因為這樣做會有回響效果」,蘇利文表示,「尤其是在印太地區」。他亦稱,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美國面臨的最大單一挑戰是中國崛起,且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形成挑戰,「這個挑戰不是只在印太地區出現,而是全球都有出現」。不同於歐巴馬和川普政府,拜登政府不再對亞洲分心。
拜登政府不再對亞洲分心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博(Kurt Campbell)告訴舒曼:「拜登政府和參與其中的高階人士,他們之前看過(分心)狀況,因此基本上試著釋出訊號,即不論在中東或現在於歐洲面對完全的中心挑戰,更長遠、更持久的挑戰會在印太地區聚集。」
坎博表示:「對美國和該區域而言,要持續繁榮且有效用,將要美國出更多力,以及深化互動。」由於同時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舒曼稱,蘇利文先前告訴《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總編輯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拜登政府的目標是確保俄羅斯想要分化西方的作為陷入困境。
蘇利文當時說:「若確實能做到,此亞洲策略目標將對華府當局的傳統世界接觸帶來重大修訂。」舒曼指出,二戰後,美國政策制定者幾乎沒有忽略亞洲,甚至和中國的關係改寫過去50年的全球經濟和國際政治,但美國的外交政策長期專注在歐洲、與蘇聯冷戰、中東、石油、伊斯蘭革命和高昂代價的戰爭。
舒曼直言,這些美國外交政策的優先要務沒有跟上世界的變化,像是日本在1960年代開始占據優勢,接著是印度於1990年代進步,「亞洲一直為美國帶來巨大挑戰及龐大機會。亞洲是美國企業尋找主要大量中產客戶的地方,也是世界晶片、電動車電池和其他美國經濟不可或缺產品的關鍵製造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