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灣以武力步步進逼之際,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政治菁英都大聲挺台灣,但到底怎麼樣做才能真正幫助台灣?這成了華府國安政策圈討論焦點。
繼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民主黨籍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ward J. Markey)也在8月中旬率團扺台,資深參議員馬基是「參議院台灣連線」成員,曾提出多項友台法案。接著,八月下旬另一位資深政治人物、參議員布蕾波恩(Marsha Blackburn)也訪台。蕾波恩在政治光譜上屬於共和黨極右派,曾支持茶黨運動,這位資深女政治人物曾批評中國「有五千年的欺盗歷史」,她在台灣的挺台言論更旗幟鮮明:「台灣有自己的總統、軍隊及憲法,很顯然是個獨立國家。」兩黨議員的表態說明了「抗中挺台」已是美國國會主流共識,不過語言、姿態上的激昂挺台到底能轉換成多少對台灣實質助益?
除了國會議員挺台,拜登政府也以軍事行動表態,第七艦隊在8月28日派兩艘飛彈巡洋艦通過台灣海峽。兩艘神盾巡洋艦連袂通過台海不常見,雖說有向中國秀肌肉的意味,但這兩艘船齡都逾30年的軍艦,其實對解放軍最新戰艦並不具有絕對優勢。
依美軍正式說法,兩艦此行是在「展現美國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之承諾」、「航行的水域符合國際法的自由航行」,中國雖然一向主張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批評美國主張的台海是「國際水域」說法不具正當性。但中國也不會對通過台海的美艦進行反制,只會叫囂「隨時做好挫敗任何挑釁準備」。若彼此都不去挑釁對方就相安無事,但美艦在台海自由航也不必然代表日後解放軍對台灣封鎖時,美軍會冒著和中國軍事衝突的風險,為台灣船、機「保駕護航」。
《台灣政策法》高調挺台
到底美國只是在做做樣子?還是真的有後續準備要與台灣共同因應解放軍可能對台灣的封鎖?最近《2022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法案將進行審查,讓這個議題成了華府政策圈討論焦點。
美國參議院兩位分屬共和、民主兩黨的議員,民主黨籍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斯(Bob Menendez)與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共和黨籍首席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今年6月共同提出《2022台灣政策法》草案,原本排定在裴洛西訪台之際審查,但白宮擔心升高與中國衝突而遊說民主黨籍議員暫緩。不過延後一個月之後,9月法案又將提上檯面。
8月3日梅南德斯投書《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稱,會提出這部法案是因為他們在2014年就看到了烏克蘭危險的苗頭,卻沒有採取行動阻止俄羅斯可能發動的進一步侵略,「我們不能在台灣問題上重蹈覆轍」。這部被梅南德斯形容為「將是自1979年《與台灣關係法》以來美國對台政策的最全面調整」的法案重點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