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揭開中國金融穩定之潛在風險冰山一角

2022-09-14 05:40

? 人氣

中國房地產業大清理的代價高昂,對開發商、家庭、銀行和國家來說都是如此。(AP)

中國房地產業大清理的代價高昂,對開發商、家庭、銀行和國家來說都是如此。(AP)

中國房地產業最近再起風波,開發商依賴購房者的預售資金,但監管收緊和疫情影響導致資金鏈斷裂,停貸事件就像多米諾骨牌,正在對開發商、供應鏈、銀行和政府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繼去年夏天的恆大違約事件後,中國房地產行業最近再起風波。房地產商迫切希望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但停貸事件令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房地產行業尚未走出困境,問題不僅在於違約方面。事實上,開發商面臨的困境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

此次危機的焦點是購房者,由於開發商依賴購房者的預售資金,但監管收緊和疫情影響導致資金鏈斷裂。根據公開數據庫披露的資訊,與商定的交房日期相比,開發商平均延遲14個月。截至今年7月底,這些停工項目涉及至少82.1萬戶,如果按首付比例30%計算,購房者的按揭貸款可以達到7,350億元人民幣,約相當於中國抵押貸款總額的2%。這些已經公布的建築項目僅是停工項目中的一部分,如果按照最壞的情況估算,即所有爛尾項目的業主都決定停貸,那麼可能涉及逾期的住房按揭貸款將會達到2.3兆元人民幣,占抵押貸款總額的6%。

骨牌被推倒  一系列連鎖反應海嘯般襲來

停貸事件就像多米諾骨牌,正在對開發商、供應鏈、銀行和政府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停貸涉及的項目幾乎都來自民營或違約的開發商,如恆大、融創和綠地等,這些開發商在信用和消費者信心方面均不樂觀。事實上,在停貸抗議涉及的項目中,僅有32%已經超過了預期的交房期限。換言之,這說明購房者對新建築項目是否能完成已經失去了信心,相較之下可能轉向偏好現房。在這種情況下,十分依賴預售作為資金來源的開發商將面臨較大壓力,過去4年中(2018年至2022年),預售的比例已經高達86%。

由於市場情緒低迷,房價增長放緩,2022年房屋銷售額下降幅度可能達到30%。這可能會影響開發商償還債務和支付承包商款項的能力,如此一來,從上游材料到下游家電,整條供應鏈都是潛在受害者。

停貸潮無疑也會影響到銀行的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2019年房企不良貸款率為0.7%,這個數字到2022年底可能會達到4%以上。不過,房地產貸款僅占銀行資產的4.5%,相較之下,按揭貸款占銀行資產比例達到11%,相關風險對銀行影響更大。目前中國監管機構正在尋求緩解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的方法,例如國務院將設立房地產基金計畫,首期將從中國建設銀行獲得500億元人民幣資金,不過代價是可能會導致建行核心一級資本比率下降。

恒大危機,中國房地產。(美聯社)
筆者說明,在停貸抗議涉及的項目中,僅有32%已經超過了預期的交房期限。換言之,這說明購房者對新建築項目是否能完成已經失去了信心,相較之下可能轉向偏好現房。(AP)

購房者對開發商失去信心  難以輕易復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