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分屍案一個月內接連出現三起,很多人馬上會意識到台灣社會生病了,接著當然會有一群專家學者會拿這個連續出現分屍現象來做社會病理分析,結果又會是光怪陸離,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然而真的對於遏阻下一樁分屍案的出現管用嗎?還是,對不起,不久將來隨時都有可能再爆出另一樁悲劇?
在觀察自殺案例時,有人會提出「維特效應」來解釋後續一連串跟隨衍生出來自殺案件,案主會仿效媒體披露出來的訊息採取行動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特別提醒媒體最好不要報導甚至別過度報導有關於自殺案件的細節,免得提供有心人士仿效,造成社會更大的不安。就像多年前一位知名藝人尋短事件爆開後,一個星期內,竟然就有自殺事件至少七件(經媒體報導)發生,而且都是和這位藝人一樣採取了懸頸身亡的模式。於是很多人紛紛認定這就是「維特效應」使然,若是媒體不做報導或者輕描淡寫,應該不會爆開連續自殺事件與現象。
其實,這只說對了一半,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反應,常被大家所忽略掉,就是最先尋短的訊息,無論被披露出來有多大或多小,對於有心尋短的人士來說,無疑地就是一個「鼓勵」,因為他/她或許正在尋思如何自殺,或者他/她方才尋短獲救,或者他/她剛失去至愛或至親讓他/她水灰意冷,……而今居然有人(若是名人或明星、焦點人物等等)在此時自殺,無疑地就會給他/她一個最好的藉口:「這位名人、明星、焦點人物……都可以尋短,我為何不可以?」
一旦案主有了這樣的「表同」心理出現,再加上環境與相關因素極有可能因此而加速與加快案主尋死的抉擇,至於方法極有可能就會選擇和這位剛自殺的名人、明星或焦點人物一樣,這就是我們在觀察自殺與連續自殺現象時,初步做出來的整理。
恐怖情人或冷血殺手會對受害者下毒手,甚至無情手,在動機上明顯地就不同於自殺,恐怖情人或冷血殺手極有可能事先爭取到受害者的「信任」而能親近對方,讓對方毫不設防或是在對方驚覺有異之際,馬上下手絕殺,讓受害者根本無從扺抗,顯然是在「宰制」對方的性命。有時這種「宰制」常會讓殺手覺得興奮與高潮,這種心理刺激與反應,常會讓這位恐怖情人或冷血殺手變本加厲變得更恐怖、更冷血。
尋短者內心最掙扎與會覺得對不起的多半是是家人或至親至愛,這樣的歉意常會流露在他/她們的絕筆信或遺書;可是恐怖情人或冷血殺手,極少會出現這樣的歉意,反而是對於受害者,一開始極其友善, 等到獲得對方信任之後,就希望從對方身上獲得自己想要滿足的欲望,一旦遭到對方拒絕之後,覺得自己受到對方羞辱而起殺意,痛下狠手殺死對方。一般都會認為這就是突發殺機,一時控制不了動手殺了對方。仔細再觀察,從頭到殺死對方,恐怖情人或冷血殺手一直都在「主導」所有的情節,一直都在「掌握」著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