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到21世紀,科技飛速發達然而智商卻出現下降,尤其是1975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智商(IQ)平均得分要比其父輩低。
它似乎顯示,人類變得越來越笨。真是這樣嗎?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這是根據丹麥、英國、法國、荷蘭以及芬蘭這幾個西方國家調查和研究的結果。據信這是對此現象首個比較權威性的研究。
世界人口智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後有顯著上升,並且在其後的60-70年中呈現穩固上升階段。英國《泰晤士報》的近日報導這樣說。
這一現象也被稱為弗林效應(Flynn effect),即指智商測試的結果逐年增加。
但目前年輕人的智商平均得分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一些專家已經開始稱之為反弗林效應。
智商測試
通常智商測試(IQ test)測驗一個人在數字、空間、邏輯、詞匯、創造、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一般來說,50%的人口,即人口中的一半人屬於正常和平均智力水平(得分在90-109之間),得分在110以上就屬於高智商者,即很聰明。據說,愛因斯坦的智商是160,屬於天才類。
但為什麼1975年以後出生的人智商開始下降呢?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環境因素,例如教育系統的改變、數位時代人們花更多的時間瀏覽互聯網、閲讀量減少等。
科學家說,它與數學和語言教學方式的改變有關。人們讀書的時間減少了,但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增加了。年輕人花在社交媒體,比如Instagram上的時間多了。
與時俱進?
同時,在數位時代智力(intelligence)的概念也可能發生了變化,傳統智商測試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
但這是否意味著網絡時代和新技術反而限制了我們大腦的能力了呢?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記憶與老化中心教授凱瑟琳·普森(Katherine Possin)認為,這其實要考慮其它的因素。
普森說,「近年來人們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今天所生活的社會智力不能再基於記憶力以及數學或是詞匯知識。但這些正是傳統的智商測試衡量一個人智商水平的方法。」
普森認為,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智商在下降,但它顯示了人們學習和推理方式的改變。然而,測量智商的工具和手段並沒有與時俱進。
普森說,「數位世界的新工具正在幫助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因此我覺得智商測試需要適應我們思維和工作方式變化這種新趨勢。」
「我們需要包括不同類型智力的測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看到隨著時間推移智力的變化,」普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