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戰況牽動高加索地區長年不穩局勢,俄軍在烏克蘭東北部遭到重挫後,莫斯科後院也失火。13日凌晨,和俄羅斯、伊朗關係交好的民主小國亞美尼亞,與親土耳其的獨裁鄰國亞塞拜然發生軍事衝突,雙方再次為了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度──「納哥諾卡拉巴克共和國」──大打出手。
亞美尼亞方面表示,該國與亞塞拜然接壤的幾個城鎮,包括傑爾穆克(Jermuk)、戈里斯(Goris)和卡潘(Kapan)都在13日凌晨遭到砲擊,該國也立刻對亞塞拜然的「大規模挑釁」作出回應。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指控,由於拒絕談判納哥諾卡拉巴克(納卡)(Nagorno-Karabakh)地位問題,亞塞拜然就對亞美尼亞做出侵略舉動。納卡是位於亞塞拜然境內的主權爭議地區,但主要居民都是亞美尼亞人。
亞塞拜然方面則指責,開火的導火線是亞美尼亞在邊境展開情報活動、部署地雷與武器,之後還攻擊其軍事陣地。亞塞拜然媒體報導稱,雙方在當天稍早一度達成停火協議,但隨後又立即開火。亞美尼亞稱該國至少有49名官兵在邊境衝突中喪生,亞塞拜然方面也有傷亡。
國際社會擔憂前蘇聯國家之間恐怕再爆發第二場戰爭,呼籲兩國克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發表聲明:「衝突不能通過軍事手段解決,我們呼籲有關各方立即停止任何軍事敵對行動。」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應完全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土耳其發表聲明譴責亞美尼亞「引發暴力」,並呼籲亞美尼亞別再挑釁,專注於和平談判。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新仇舊恨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曾經同為蘇聯治理地區,但民族構成大不相同,亞美尼亞主體民族為亞美尼亞人,多數信奉基督教;亞塞拜然人口則是亞塞拜然裔穆斯林占絕大多數。納卡自古與亞美尼亞比較親近,其居民血統為亞美尼亞裔居多,且基督教為主流宗教,18世紀以前,該地區曾被亞美尼亞、高加索阿爾巴尼亞和波斯等多個政權統治,後來被併入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瓦解之後,亞塞拜然聯邦共和國與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相繼成立,陸續加入蘇聯,然而蘇聯卻把納卡歸為亞塞拜然治下的「納哥諾卡拉巴克自治州」(NKAO),導致當地民族主義情緒難解,隨著蘇聯瓦解,領土爭端也浮上檯面,民族仇恨情緒引發1988年至1994年戰爭與種族清洗屠殺悲劇,導致至少3萬人喪命,多達23萬來自亞塞拜然的亞美尼亞人以及70萬來自亞美尼亞和NKAO的亞塞拜然平民流離失所。
納卡1991年經壓倒性獨立公投宣布成立「納哥諾卡拉巴克共和國」,亞美尼亞人又稱其為「阿爾察赫共和國」(Artsakh),該地區多年來由亞美尼亞裔控制,通過一條公路與「祖國」亞美尼亞相連,並且已經在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的支持下,發展為軍事化「獨立國家」。但亞塞拜然當局長期表示其為不可分割的國土,並強調有朝一日會「統一」該地區。
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再度爆發戰火,雙方出動坦克、軍機交火,大砲與火箭齊轟,戰況猛烈程度是1994年停戰以來之最。在俄羅斯的斡旋下,兩國11月9日達成停火協議,結束為期6週、數千人喪命的軍事衝突。
亞美尼亞同意放棄納卡周圍大片土地給亞塞拜然,僅保留納卡首都史提帕納科特(Stepanakert)附近領土的控制權;亞塞拜然則佔領納卡第二大城舒沙(Shusha),奪回1988至1994年納卡戰爭期間被亞美尼亞攻下的3個行政區,而俄羅斯派出數千人維和部隊進駐納卡區。
憂2020年戰事重演,各國籲克制與和談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13日再度交火,恐怕重演2020年血腥交戰。為求國際支援,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立刻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帕希尼揚辦公室表示,總理已向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告知「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主權領土的侵略行為」,並要求「國際社會做出充分應對」。
俄羅斯是高加索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大國,也是亞美尼亞在集體安全公約組織(CSTO)的盟友。亞美尼亞方面稱已和俄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通話,就「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主權領土的侵略行動」進行討論,「贊同採取必要措施穩定局勢」。CSTO也在當天召開會議討論局勢。
馬克宏辦公室表示,法國呼籲雙方遵守停火協議,爭議問題將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討論。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也盼帕希尼揚防止事態升級。據報導,米歇爾上個月在布魯塞爾會見了帕希尼揚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盼協助兩國關係正常化、促進納卡和平條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