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理論的重心放在整合過程發生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強調兩岸人民與社會團體交流互動之重要性,並以交流的資料來測試整合的程度,交流理論假設當兩岸交流的範圍加大,次數、專案和層次提高時,就有助於推動整合。
交流理論的代表人物是杜意奇(Karl W. Deutsch),他認為整合就是訊息的溝通與經驗的累積,在一個特定地區的人民之間能形成「共同體意識」(sense of community),以及具有普遍性的各種制度與習慣。
因此,這個「共同體意識」是藉由一個學習的過程來得到的,包括共用的標誌、認同感、合作的經驗、記憶、價值和規範,「共同體意識」就是在溝通(communication)不斷增長之中培養起來的,隨著溝通的增長,不同地域上的人們變得越來越具有相同感和忠誠度。
故「共同體意識」對於整合來說有其重要性,整合進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這種「共同體意識」的培養,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意識做為基層支持的話,那麼所有的制度建設都是枉然。
此外,交流理論也重視實質關係的全面交流,包括貿易、投資、政黨、政府官員等不同社會階層的交流,藉以增加彼此互信、建立共同價值理念,進而形成政治聯盟,呼應了鼓勵兩岸各界交流對話的主張。
杜意奇認為,在國家和超國家層次上建立政治共同體過程有其相似之處,一種是「一元化共同體」(amalgamated),另一種是「多元化共同體」(pluralistic),「一元化共同體」指原來相互分開的各政治單位組成了一個有統一政府的單一安全共同體,強調中央集權的原則,也就是國家的整合。
而「多元化共同體」則指由彼此分離並在法律上保持獨立的政府組成的安全共同體,允許成員擁有較大的自主權,也就是目前的國際整合。兩相比較之下,若按《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還有中國大陸三份白皮書的內容來看,兩岸的區域整合更適用於「一元化共同體」的建構。
杜意奇所提的「整合共同體」,指的是一種「安全社區」(security community)的概念,參加共同體的成員必須具有排除暴力或戰爭的準備,有助於台海的「避戰」與和平穩定。
*作者為大學助理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