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兩岸情勢嚴峻、面臨衝突邊緣之際,由前副總統呂秀蓮籌組的跨黨派「台灣和平公義社」於8月28日下午成立,呂秀蓮以「習近平對台的老調與新曲」為題發表演講,逐一分析中國大陸自1993年發表〈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2000年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以及今年8月甫發表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等三份白皮書的內容。
呂秀蓮指出,當全世界都認為台灣是下一個烏克蘭的時候,台灣偏偏製造出了「和平奇蹟」,這才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因為不管任何人執政,如果要把台灣帶向戰爭,那是要「自付盈虧」的。
而相較於「統一」的由上而下,中國大陸的「融合發展」這個詞更值得推敲,她認為可以從中尋找和平的窗口,呼籲要召開民間國是會議以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筆者認為,此舉與習近平所提的「兩岸命運共同體」主張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從建構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共同體」的「共同體意識」著手,落實兩岸的區域整合、讓台灣「避戰」。
如何建構區域整合中的政治共同體
從對整合理論的比較可以發現,傳統的四大整合理論從行為者、統合動力、範圍、制度的作用到認同的作用皆有所不同。聯邦主義借著共同憲法的制訂以建立政治共同體,民眾自身的國家認同越強烈、反而不利於政治共同體的形成;且因聯邦主義的主要行為者是國家,基本上中國大陸是不會接受這個模式的,而台灣如欲以此模式著手,也會面臨是否修改憲法領土疆域的「法理台獨」問題。
功能主義認為要從技術性領域開展合作,將會自動引發其他技術層面的合作,而問題的解決應依賴具有專業知識的專家,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在整合過程中會轉移到能滿足其需要的跨國(跨區域)機制,是有利於區域間的整合的。
新功能主義則認為隨著整合過程的進展,從一開始低階政治的功能性合作會擴溢到高階政治層面,政府及菁英需扮演積極的角色整合才能順利進行,而超國家機構(超兩岸機構)的設立既是擴溢的結果、也是促進擴溢持續發展的因素。但以台灣現在的執政黨對於兩岸政策的立場來看,當功能主義與新功能主義模式遇上了「台灣主體意識」和「抗中保台」的民粹操作後,似乎就無以為繼了。
至於交流理論強調兩岸人民與社會團體在交流互動上的重要性,兩岸人民之間由此形成的「共同體意識」將有助於整合的持續,而制度是隨著兩岸交流密切程度的增加而建立的。這樣的模式,呼應了中國大陸「兩岸關係常態化、制度化」與台灣「符合民意、民主程序」的訴求,兩岸雙方應該更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