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伊朗被前代國王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改造成一個西化且開放的國家。1936年,巴勒維下令禁止婦女戴任何類型的頭巾,甚至將頭巾視為落後的象徵。此後德黑蘭到處可見打扮時髦的女性,她們甚至可以穿著裸露大片皮膚的迷你裙。
巴勒維雖然思想親美,也欲讓國家政教分離、實施現代化,但他的作風奢侈且高壓獨裁。在他執政下,伊朗貧富差距擴大、底層遭嚴重剝削,對現狀不滿的異議人士受到鎮壓入獄。
Iran beaches before the Islamic revolution -
— Dr. Nina Ansary (@drninaansary) July 17, 2022
circa 1970's pic.twitter.com/NsFdv6wxOv
1979年2月11日,以推翻獨裁君主為號召的伊斯蘭革命落幕,該國廢除君主立憲,成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3月7日,國際婦女節前夕,當時伊朗最高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下令強制戴頭巾,讓原先支持新政權的婦女備感背叛。
頭巾在伊斯蘭革命期間有重要政治意義,當時不分階級的女性戴著頭巾來抗議國王的腐敗統治,穿戴頭巾表明她們反對大力西化的獨裁君主。然而在伊斯蘭革命之後,穿戴頭巾變成了一種壓迫的象徵,代表國家剝奪了女性最基本的人權和穿衣自由的尊嚴,相反地,反對頭巾成為婦女解放的象徵。
2021年,更加專制保守的萊希上任後,「頭巾戰爭」愈演愈烈,道德警察變成伊朗反對西方影響力的主要國家工具,新增數千名警力,加強街頭巡邏,以逮捕敢於無視宗教律法的婦女。今年7月該國慶祝「頭巾端莊週」時,婦女舉行集會抗議,公開摘下面紗。不久之後,道德警察宣布將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來逮捕「罪犯」。
伊朗當局想證明伊斯蘭政教合一的道路正確無誤,只有伊斯蘭法律和以此為基礎的伊朗憲法,才能保障人民的權利。因此它致力於保衛伊朗「免受外國文化入侵」,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求提高宗教意識,加強對「宗教犯罪者」的監督和懲罰,其中當然包括執行「正確戴頭巾」的要求。
幾位伊朗分析家認為,萊希政府大力鎮壓違反頭巾法規者,與核協議談判有關。反對伊朗與西方達成協議的鷹派人士,擔心外國公司進入伊朗,將帶來西方文化、「犯罪」、「毫無意義的價值觀」,並破壞伊斯蘭革命建立的國家原則。
專家呼籲,伊朗政府應該理解的是,婦女摘下與焚燒頭巾,並不是為了譴責宗教或勾結外國勢力,而是表達拒絕讓國家定義該或不該穿什麼的立場。反頭巾示威使用諸如「女人、生命、自由」和「打倒壓迫者,無論是國王還是最高領袖」等口號,都是對國家剝奪自由的譴責。
中東女性主義學者阿里(Nadje al-Ali)強調,伊朗政府應擺脫「本土–西方」的二元對立思想,理解頭巾所涉及的多種複雜權力壓迫,把反頭巾示威視為女性爭取自由和社會正義的方式,而非涉及外國勢力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