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私立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日前舉行畢業典禮,因學校宣布停辦,不只學生畢業,連老師學校也一併「畢業了」!這樣的情況在未來10年內將非鮮事,在少子化和大學過多情況下,恐會發生在1/3到1/2的私立大學上。現況是,除了協助後段私校退場,也該同時協助前段私校的學術自由化和校園民主化,以免最後留存的是40個「後段化」私校。而這些所有的問題應該是教育部要盡責處理,諉過和拖延並無法改善現況。筆者以任職私校的觀察和建議是:
一、私校校園民主化、學術自由化應比照公立大學:私校之所以沈淪,往往如同亞太個案所顯現者,糾結在董事會、校務和學校與師生的勞資或其他各項衝突中,如果全國多數私立大學和科大在未來十年內都會陷入這種種紛煩之狀況,教育部和高教體系、社會將承擔不起。教育部在把所有案件向「轉信」一樣轉給私校去處理回應之前,應先思考的是私校「校園民主」嗎?「學術自由」?「有由下而上的決策和回饋機制嗎?」「校務會議健全嗎?」如果以上都不具備,把案件丟回給學校,並不能真正解決高教問題,反而反映出的是文官體制的消極和沒有作為。私校應和公立大學一樣先有由下而上的學術民主化環境,教育部只要對公私立大學作同等要求,才有可能可以讓大學透過自我機制來運作。
二、後段私校退場要先補償教師和學生:政府其實對於私校退場有所機制,也編了預算,但卻未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看到學校和教師、學生之間衝突不斷。重點即在於,教職員在此過程中其工作和福祉的處理是否得到保障?是不是像非自願離職的勞工一般有較完善之安置?學生受教權是否得到維護?高教體系花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在勞資糾紛和各項衝突上,問題即在退場過程中,教職員和師生是最弱勢的「畢業者」,所以教育部的主力應致力於此。
三、要求私校的「公共性」層面:筆者認為私校不論有沒有拿教育部的補助款,它都有「公共性」層面,教育部和社會應知悉,教育和媒體一樣,即便是私人捐款興學,或媒體有商業和經濟運作層面,因涉及資訊和思想、知識,社會都該對其有某種「公共性」或「社會責任」的要求。在少子化浪潮下,如果不具備這些期望和要求,可以想見如同任何商業組織和產業在「激烈競爭」下的情況,它會走向對教師和職員、學生苛刻,高教私校部份也會走向惡性循環、日益低下。而這些要求和期望,亟待教育部的積極承擔和作為。
*作者為北部私立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