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無負此生:《兄弟行》選摘(3)

2018-06-28 05:10

? 人氣

懷念母親,無負此生(網路示意圖)。

懷念母親,無負此生(網路示意圖)。

前政治大學哲學教授周世輔辭世三十年,周南山、周玉山、周陽山三兄弟為表達對教育家父親的懷念,首度聯名推出《兄弟行》一書,以親切可讀的抒情散文、專業論述,表達對親友故舊的追念、對社會時事的剖析,以及對國際脈動的觀察。

二十三年前的初冬,我剛從紐約學成返國不久,父親就與世長辭了,享年八十三歲,留給家人的,是無盡的哀痛與深沉的憂思。而今,當我們這些子女都已步入中年,又是另一個寒冷的冬天,母親告別了塵世,離開了她的子子孫孫,以及,那個歷經苦難與憂患的時代。她已經在天父的召喚下,回到天家去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母親生我的時候已經三十八歲,父親那時也已五十一。父親對母親說:「這個最小的孩子,是讓你老年享福的,就叫他精精吧!」

從小精明早熟的我,沒有讓父母太過操心。幼年時的臺灣社會,已經漸漸步上正軌,生活還算小康。和兄姊們相比,我最屬幸運。母親常跟我提起,那個離亂中原的苦難時代—北伐,抗戰,躲土匪,逃難,逃難,終究還是逃難。小孩生病,發高燒,只有向一家又一家借錢治病,要養活這一家子人,委實艱辛不易。父親長年著書立說,靠杏壇筆耕,維繫著全家人的生活,而母親勤儉持家,善待每一個孩子,好讓我們五個子女,在健康和樂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小時候,母親和我關係最親。小學四年級以前,我常常只上半天課,中午以後,我從政大實小步行返家,母親陪我午睡,直到傍晚,等父親和哥哥姊姊回到家裏,一起吃母親準備的豐盛晚餐。我和哥哥姊姊唸書差上七、八年,他們唸大學,我還在唸實小。整個童年,我是媽媽一手特別帶大的孩子,從小就壯碩,是媽媽賜與我這一生奮鬥的根柢。可以說,沒有父親的堅定導引,就沒有我迄今奮進的標的;而沒有母親的細心呵護,也就沒有我持續不懈的毅力與耐性。

周世輔伉儷與一女兩子,女兒為大姐中英,二子為南山、玉山兄弟。
周世輔伉儷與一女兩子,女兒為大姐中英,二子為南山、玉山兄弟。

唸初中時,每天晚上,我攤開書包,總要花一兩個小時先整理資料,母親在一旁默默的看著,一段時日後,告訴我說:「如果你一直在做整理工作,卻不能真正讀進去,就永遠開展不了!」聽了母親的教誨,我再也不輕易的浪費時間了。現在我做事、寫文章,幾乎都不待多準備,就即席開始,這都是母親的言教身教所致。

母親出身世家,七世書香無白丁。她常用福州話,背誦全篇的〈赤壁賦〉給我們聽,還曾多次幫內人良瑩磨墨,陪她寫書法大字。年邁以後,她不良於行,我常在午後陪侍時,聽到她在夢境中,依然用福州話背頌古詩,她和成長的那個時代,現在,都已一去不復返了。

母親的意志力一向堅強,意識也甚為清晰。一個多月前,耘兒自香港唸書休假,返回木柵家中,她還能清楚叫出他的名字,一個多禮拜後,當他離臺辭行前,母親的精神與體力卻再也撐不住了。

母親走得很匆促,九十三年的人生是一幅幅艱辛、悲苦與喜樂交織而成的畫卷。我有幸受她一生的呵護與扶持,卻不能讓她享有更寫意與優渥的晚年,實有愧於父親在五十四年前的那段預言。這是人子的罪愆,也是我至深的遺憾。

四十多年前,母親受洗信奉耶穌,平時雖然很少上教堂,但一言一行,常奉行基督的訓誡。當她在彌留之際,我敦請監察院王院長趕到醫院來,為她禱告,我們兄弟一起緊握著母親的手,讓天父接引她走向天國。第二天下午,當牧師來家中禱告時,清楚的告訴我們:母親早先已經隨天父而去了!

父親一生奮進不懈,為主義而獻身;母親一生慈愛光照,為全家祈福。現在,他們都已羽化而登仙,只留下我們這些人子,要在人世間持續完成未竟的使命。

魂兮歸來,我的至親!願來生天國相會時,我們都能勇敢而無愧,向雙親告白:我們已盡心盡力,無負此生!

兄弟行。(三民書局)
兄弟行。(三民書局)

*作者為*作者為第三屆立法委員丶第四屆監察委員。本文選自作者與兄弟合作集結之《兄弟行》(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