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近一年陷入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及1948年獨立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經濟崩潰,民怨沖天。《日經亞洲》28日指出,斯里蘭卡是亞洲滴答作響的債務炸彈,而一些南亞國家也可能步上斯里蘭卡的後塵,斯里蘭卡危機在整個地區敲響警鐘。
斯里蘭卡的債務危機
由於政府經濟決策失誤,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加上俄烏戰爭的衝擊,斯里蘭卡陷入嚴峻經濟危機,創紀錄的通貨膨脹更導致食物價格飆升,許多人難以養家餬口。此外,斯里蘭卡的外匯存底幾乎枯竭,幾乎破產,已拖欠數十億美元的外國貸款,無力進口基本必需品,導致燃料、食品、藥品短缺,人們被迫忍受每天長達10小時的停電,3月起各地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
斯里蘭卡的公債佔該國GDP的114%,其中47%是外國貸款,外國貸款來自中國及印度的國營銀行,斯里蘭卡已被債務評級機構認定為「信用不良」,因此被資本市場拒之門外。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22年斯里蘭卡的經濟將收縮8.7%。一些分析師及外交官將斯里蘭卡稱為「煤礦中的金絲雀」(canary in the coal mine,警訊),斯里蘭卡不僅會影響該地區其他國家的經濟,而且會成為先例制定者,其他國家未來發生類似危機時,可以援引斯里蘭卡的例子與國際債權人爭論,尤其是中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初鼓勵各國借貸來因應新冠疫情。然而,斯里蘭卡是中等收入國家,這意味著它沒資格獲得富裕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為背負沉重外債的窮國建立的國際債務減免機制。
中國的立場
斯里蘭卡的經濟學家估計,從2001年到2021年,中國借貸給斯里蘭卡的總款項達到99.5億美元(約新台幣3199億元)。根據斯里蘭卡智庫「韋里特研究」(Verite Research)的數據,從2010年到2016年,在時任總統馬欣達(Mahinda Rajapaksa)領導下,中國為斯里蘭卡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提供資金,估計為58億美元(約新台幣1865億元),資助了37%的建設計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願意提供29億美元(約新台幣932億元)給斯里蘭卡,條件是斯里蘭卡與其債權人談判,讓債權人自願提供債務減免或降低其持有的債務價值。
然而,要求債權人承擔大部分痛苦意味著斯里蘭卡要與中國對抗,中國占斯里蘭卡未償還的雙邊貸款近半數,到2021年底近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08億元),而現在的焦點集中於中國將如何與西方債權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