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葡國的獨裁政權在1974年垮台,德奧利維拉長久被壓抑的創作力也大放異彩。從1985年(當時他已經76歲)開始,他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長片問世。
政權變天 釋放創作力
德奧利維拉首先以「落空的愛四部曲」《過去與現在》(O Passado e o Presente)、《貝妮爾德與聖母馬利亞》(Benilde ou a Virgem Mãe)、《無望的愛》(Amor de Perdição)、《法蘭西斯卡》(Francisca)樹立名聲。
1990年代,他開始拍法語電影,與凱瑟琳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米修比哥利(Michel Piccoli)、約翰馬可維奇(John Malkovich)等重量級影星合作,打開國際知名度。1995年由約翰馬可維奇與凱瑟琳丹尼芙擔綱的《愛慾修道院》(O Convento),是他第一部進軍美國市場的作品。
高貴堂皇 沉思悲傷
《紐約時報》指出,德奧利維拉喜歡改編文學作品或劇場作品,以高貴堂皇的場景鋪陳深刻的主題,從愛的本質到死亡的陰影,總是瀰漫著一股沉思悲傷的氣氛。1985年以克洛岱爾(Paul Claudel)同名劇作為藍本的《絲綢拖鞋》(Le Soulier de Satin),片長將近7個小時。
另一方面,他的電影技法也可說是反璞歸真、追求簡淨,長鏡頭、靜畫(tableau),演員說話時幾乎沒有表情,甚至不看鏡頭。他曾說:「我的電影追尋一種清晰明澈,讓更深沉的思緒得以浮現。」
晚期的德奧利維拉對歷史特別著迷,尤其是葡萄牙殖民帝國(Império Português)的崛起與衰敗。2000年的《話語和烏托邦》(Palavra e Utopia)、2004年的《第五帝國》(O Quinto Império)與2007年的《哥倫布之謎》(Cristóvão Colombo – O Enigma)都是這個主題的呈現。
歷史長河 死亡陰影
人到暮年原易感,德奧利維拉的電影不時出現自己的形象,死亡的主題,1997年的《航向世界的開端》(Viagem ao Princípio do Mundo)留下馬斯楚安尼在大銀幕的最後身影,飾演一個名叫「馬諾埃爾」(Manoel)的導演。2001年的《我要回家》(Vou para Casa),米修比哥利飾演的舞台劇演員喪妻喪女,一個人面對晚年。
德奧利維拉70多歲快80歲的時候,歐洲各大影展就開始頒贈「終身成就獎」給他,大概沒想到他還有近30年的創作生涯。最有趣的是威尼斯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1985年頒了一座,2004年再追加一座。2008年的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頒贈他「金棕櫚獎」(Palme d’Or),得獎的是他一生的作品。
德奧利維拉可以說是為電影而生,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幕,還在執導演筒。他的最後一部長片是《蓋伯與陰影》(Gebo e a Sombra),2012年殺青,當時他已經快104歲。
就算死後,德奧利維拉還是會有作品「問世」。他在1982年拍攝的《拜訪.回憶與告白》(Visita ou Memórias e Confissões),以自己住過的一幢房子為主題,因為事涉私密,因此他限定要等他過世後才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