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社會不鼓勵女性有行動自由

2018-07-02 05:30

? 人氣

台灣雖然沒有法令限制女性開車上路,但文化民情不鼓勵女性開車,而不少女性視為理所當然,不認為自己的行動自由被剝奪。(示意圖/すしぱく@pakutaso)

台灣雖然沒有法令限制女性開車上路,但文化民情不鼓勵女性開車,而不少女性視為理所當然,不認為自己的行動自由被剝奪。(示意圖/すしぱく@pakutaso)

沙烏地阿拉伯是全球最後一個限制女性開車的國家,近日解除禁令,女性可獨自開車上路。台灣女性可自由開車上路,看似獨立許多,但仔細觀察, 並非如此,台灣雖然沒有法令限制女性開車上路,但文化民情不鼓勵女性開車,而不少女性視為理所當然,不認為自己的行動自由被剝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交通部統計,自用小客車的男性駕駛人數大約佔7成,女性約3成。台灣不乏「有駕照卻不上路」的女性,常見理由有:1.「女性開車技術不好」、2「女性不需要會開車,由男性接送即可」。

20180624,沙烏地阿拉伯女性駕車禁令解除,女性也能考駕照,各大學也成立女子駕訓班課程。(美聯社)
2018年6月24日,沙烏地阿拉伯女性駕車禁令解除,女性也能考駕照,各大學也成立女子駕訓班課程。(美聯社)

第一個理由讓許多女性「不敢開車」。開車需要「技術」,女性技術不好便無法上路。這種想法讓許多女性在還沒上路前,就先放棄行動權力。然而,開車的重點不在「開車技術」,而是「安全駕駛」。技術好不等於安全駕駛。美國考駕照,重視的是駕車觀念與習慣是否「安全」,例如換線前,是否回頭查看盲點區;駕車時,是否習慣性的檢查後照鏡並保持適當車距。這些都是路考時的評分標準。但台灣考駕照,重視的是「路邊停車」、「倒車入庫」等是否一次到位的「駕車技術」。台灣把應當是人人都該享有的行動權力(駕車)扣上「技術門檻」,讓駕車變成一種「專業」,排除「專業不足」的一群,而女性便被預設為「專業不足」被「排除」在外。再告訴女性,開車技術等同於安全,讓女性自願放棄駕車自由。但即使,開車上路需要技術才安全,不就更應該鼓勵女性多練習至可以「安全」上路?可惜,這個社會不喜歡女性擁有行動自由,因此,把「開車技術」與「行車安全」似是而非的扣連在一起,讓女性自願放棄行動自由。

第二個理由:「女性由男性接送,不需要會開車」,表面看起來,女性像是得到「公主般的呵護」,實際上,卻弱化女性獨立行動的能力。沒有大眾運輸,只好依賴男性。父權社會之所以被詬病,就是讓女性成為男性的附屬品,無法離開男性而獨立。這個社會,用一套美麗浪漫的說詞:「呵護女性」讓女性失去行動自由而沾沾自喜,或許,還認為,沒有「司機」接送的女性是可悲的。當然,並不是說,女性ㄧ定得要開車,而是說,女性在行動方面應該要擁有選擇權,搭乘大眾運輸,或是由他人接送,是一種「選擇」,而非「不得不」。

台灣社會用「技術門檻」讓女性自認自己「不夠格開車」,再告訴女性,「開車是男性的專長跟責任」。聽起來,女性不開車上路是理所當然的常態。這就是父權社會最可怕的地方,以一種隱而未現、習以為常的方式告訴女性,她們不需要獨立行動,但實際上弱化女性的能力,使其更加依賴男性。更可怕的是,如果女性都接受這樣的想法,無形中被剝奪行動自由還自覺得幸福。那麼,台灣比「有限制女性開車禁令」的國家更悲傷,因為至少,法律的禁令明確讓人知道是「限制」, 而文化的「禁令」使人受限卻不自知。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暨電訊傳播所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