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不到一個月,倉促推出半世紀以來最大規模減稅案,為高所得者與企業減稅,宣稱可以重振英國經濟,不料,政策公布後馬上踢到鐵板,投資人狂拋英國公債,英鎊跌至歷史新低,她的支持度亦跌落谷底。她在短短10天內政策髮夾彎,並緊急撤換財政大臣,能夠挽救自己的聲望嗎?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國以天然氣為武器,掐住歐洲的脖子,英國對俄國天然氣依賴不高,但能源價格狂飆,讓英國家戶的能源帳單暴增,加上通膨創下40年新高,經濟瀕臨衰退,許多民眾的生活陷入困境。
俄烏戰爭持續進行中,能源危機不可能馬上獲得緩解,能源戰陰影下,特拉斯緊急推出半世紀以來最大規模減稅案,積極為高所得者與企業減稅,反對黨批評,這項減稅案受惠最大的是高所得者。由於這項減稅案沒有經過嚴謹的財政評估,也未向民眾交代清楚可能造成的財政赤字,引發市場恐慌,結果特拉斯把自己和保守黨的信譽也葬送了。
大規模減稅案增加財政赤字 並助長通膨
面對危機,政客們總是喜歡推出減稅政策,以討好選民,為何這次特拉斯會踢到鐵板?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簡單一句話,特拉斯推出的大規模減稅案增加財政赤字,並助長通膨;因此,市場的反應很直接,投資人大舉拋售英國公債,英鎊重挫。特拉斯推出這項減稅案無異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把政府的信譽賠掉了。
在通膨飆升情況下,特斯拉提出大規模減稅案,國際貨幣基金(IMF)罕見提出警告指出,此時進行大規模減稅將助長通膨。投資人則擔心,這項減稅案推出後,英國央行勢必加大升息的力道,利率進一步升高,將使得多數房貸族與企業的負擔加重,甚至抵銷了原本減稅的效果。
究竟特拉斯推出的減稅案規模有多大,為何造成市場如此恐慌?按理,政府推出任何減稅案,都必須評估替代財源,非常離譜的是,特拉斯推出的這項大規模減稅案,尚未經過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的審查,使得市場失去信心。
依英國智庫Resolution Foundation推估,特拉斯這項減稅案未來5年將減稅約1460億英鎊,相當於每年減稅達GDP的1%,規模不算小,也不算太大。特拉斯公布這項減稅案,同時擴大對企業與家戶的能源補貼,卻未交代清楚如何籌措財源,當然引發投資人極度不信任,造成金融市場大震盪。
歐洲正面臨19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大的能源危機,克魯曼指出,這項危機對經濟的衝擊可能遠大於當時的石油危機,許多老百姓因能源帳單高漲,生活陷入困境,英國也面臨相當於戰時的經濟衝擊。此時,特拉斯大膽為富人減稅,同時要刪減社福支出,將擴大貧富差距;由於富人受到能源危機的衝擊遠小於低所得者,而一般民眾迫切需要的社會福利如醫療照護,未來可能被刪減,這當然引發一般老百姓的反感。
艱困時期為富人減稅 特拉斯犯了大忌
克魯曼批評,特拉斯顯然忘記在艱困時期,領導人必須能夠凝聚社會共識,此時推出如此有爭議的減稅案,讓民眾完全失去信心,即使特拉斯很快政策髮夾彎,未來想要挽回聲譽,相當困難。
在艱困時期,國家領導人最重要的責任是能夠團結整個國家各個階層,共同度過難關。特拉斯在英國面臨經濟危機時,倉促推出未經審慎檢驗的大規模減稅案,不僅犯了大忌,也暴露了自己的弱點。最基本的問題,究竟這項減稅案,政府財政要如何因應,特拉斯並未說清楚。《經濟學人》質疑,恐怕特拉斯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每當經濟陷入衰退,企業界最常提出減稅要求,希望透過減稅來刺激經濟,政客們也喜歡以減稅來爭取選票,呼應企業界。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減稅未必能刺激經濟,政府胡亂減稅的結果,反而會拖垮經濟。在通膨高漲時期,特拉斯倉促推出大規模減稅案,結果踢到鐵板,可以成為政府胡亂減稅的最佳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