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談談台灣。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是否保持著和以前一樣的路線?
高亭亭: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樣,中共報告的語言具有連貫性。而有一個突出的例外,那就是對安全概念的強調,這個概念在這次的報告中反復被提及,而且是在不同的背景下。有談國家安全的,有談政治安全的,有談制度安全的,有談意識形態安全的,有談傳統安全問題的,也有談非傳統安全問題的,這無疑也說明,安全問題從一開始就是習近平的一個重要話題,從他第一個任期開始就是了。我認為這比台灣問題更具決定性,因為其範疇要大得多,這個安全問題一直蓋過經濟發展以及經濟改革的問題,而這一點在這份報告中已經體現地非常清楚。
在台灣問題上,相關表態更多體現了一種延續性。提法與人們所了解的一樣,即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但這一目標當然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受到外部影響的情況下,在裴洛西之行的背景下。作為對裴洛西之行的直接反應,中國政府發表了一份台灣白皮書,這個文件當然已經在抽屜裡放了很久了,我認為那裡提到了台灣問題的框架。因此現在沒有必要強調或者重復台灣問題,也因此這方面沒有什麼變化。但關鍵的一點其實是,對習近平來說,這種內部安全化,以及面向外部時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一個核心要素,這也比經濟發展更有分量。反過來說,這意味著在習近平領導下,如果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或者當不得不捍衛國家安全時,當然要接受經濟損失。而且我認為這種情況再次表明,多年來,中國的政治走向真正地發生了變化,開放市場、改革開放政策這些理念如今明顯退居其次,而且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如此。
德國之聲: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展開大型基建計畫,通過"一帶一路"計畫進一步擴大貿易能力。對於歐洲而言,一方面要如何避免依賴中國,一方面也要考慮歐中合作的未來前景。
高亭亭:我認為,德國和歐洲在面對中國時,必須明確自己的利益。這意味著我們將不得不非常深入地思考如何減少依賴性,如何減少戰略依賴性,如何保護關鍵的基礎設施。我們也需要優先考慮關鍵的基礎設施。這意味著我們將無法保護每一個重要的基礎設施,但我們必須要考慮哪些關鍵的基礎設施對於維護歐洲安全、維護德國安全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義。我認為,需要進行一些根本性的討論,而這些討論已經在進行中。
當然,這一切並非都是因為中國而起,這當然也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有很大關係,但綜合來看,在當下的世界局勢中,我們有責任來清晰地界定歐洲和本國的利益。我認為對於德國來說,要精確界定自己的利益,非常清楚地討論我們要如何在未來面對一個極權主義的中國或者一個越來越極權的中國。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經濟關係不會在一夜之間被切斷,我們將繼續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就是中國與俄羅斯的根本區別,這也是為什麼在未來幾十年裡處理對華關係將是一項政治任務。有時我們會更成功一些,有時會不那麼成功,但關鍵的是要明確地指出和界定我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