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發生清代瓷器被摔破事件,震驚全台,文物的收藏、運送、乃至於展示,頓時引起全國民眾關注。來自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目前正在台北故宮展出的中國宋元瓷器,其中實為「南宋建盞」的「黑釉油滴天目茶盞」在日本被指定為「國寶」,展示方式有別於其他瓷器,除安置在玻璃展櫃內、更多加了用以固定瓷器的魚線(如圖1),因釣魚線強韌且有些許彈性,是固定重要文物極佳的保護方式,在日本的博物館普遍被應用。中華文物竟成為日本國寶,台灣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呵護我們自己珍藏在台北故宮的豐富文物?
「黑釉油滴天目茶盞」的名稱,據悉是來自中國浙江臨安縣境的天目山寺院,宋代很多日本僧侶來此修行,歸國時將在寺院內學習到的茶禮、茶儀和茶器帶回日本,至今天目茶碗仍是日本傳統茶道儀式中級別相當高的茶器。日本許多寺院對待茶器極為慎重,鎌倉禪宗寺院「建長寺」,甚至為久用後須捨棄的茶器進行超渡儀式、建置「茶碗塚」。
「南宋建窯」(12-13世紀)因瓷器燒造的窯口在福建建陽而得名,其中油滴天目在日本室町時代(1136-1573)便已大獲好評。目前正在故宮北院展出的「油滴天目」,茶碗內外佈滿金、銀色、深藍色閃耀斑點,宛如油滴浮於水面一般,如夢似幻,因而被稱為「油滴天目」,而油滴其實是釉藥中所含鐵成分於釉的表面所形成的結晶。而這件文物口沿鑲金扣,除能補強器口外也增添視覺效果。 據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的資料,這件器物是在鎌倉時代傳入日本,先經關白豐臣秀次(豐臣秀吉外甥)收藏,後傳至西本願寺、京都三井家、若狹酒井家族而傳世至今,是日本住友集團捐贈給東洋陶瓷美術館的。
宋代流行「點茶」,就是把茶葉搗成粉末注入開水,傳入日本而成「抹茶」;宋代還有一種「鬥茶」是比較茶優劣的遊戲,而黑釉茶碗既能保溫又是最能顯出茶湯色澤的,故宋代建盞黑釉茶碗相當流行。日本江戶時期許多大家族幾乎都擁有這類茶碗,而天目茶碗當中的「曜變天目」(圖2),存世僅三件,也被日本指定為「國寶」,是傳世天目茶碗中無與倫比的極品,目前都完好保存在日本大阪藤田美術館、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以及京都大德寺龍光院中,其中前兩處所藏之「曜變天目」更曾為德川家康家族所擁有,但何時由何人帶到日本?已不可考。
故宮特展中還有一件元代龍泉窯青瓷,同樣是日本指定國寶,命名為「飛青瓷花生」(圖3),日本人稱花器為「花入」或「花生」,有鐵斑紋飾的青瓷稱為「飛青瓷」,器型為玉壺春瓶,細長頸部對比豐滿圓潤的器腹,呈現均衡而完美;青瓷上散佈的褐色鐵斑為裝飾效果,特別受到日本人喜愛。此件展品曾是江戶時代(1603-1867)大富商鴻池家族所藏。
中華文明所粹煉出的文物,深受世界各公私立博物館、美術館尊崇喜愛,台灣人坐擁故宮數十萬件稀世珍寶,是何其幸運呀!
*作者為藝術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