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剛連任,德國總理為何急著帶商業巨頭去北京?蕭爾茨首次訪中的看點與爭議

2022-11-04 10:50

? 人氣

英國《金融時報》稱,德國很多大公司在中國投資既大且深,相當一部分盈利來自中國市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今年是中德建交50週年,中德是全方位戰略伙伴。兩國領導人將就中德關係、中歐關係、國際形勢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流,進一步鞏固中德政治互信、深化中德合作,這符合雙方利益。

在德國國內,政界反對蕭爾茨此時訪華的人士表示,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訪問中國尤為不利,德國需要一個對華新戰略,避免再次出現在對俄羅斯政策上所犯的錯誤。

德國力爭減少對華依賴

在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對中國高科技行業設限的同時,德國公司多年來在中國的投資仍在繼續和擴大。

2022年9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在中國廣東湛江計劃開設的新工廠投產。該項目總投資100億歐元,是德國公司在中國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單一項目。

而在新疆維吾爾族人權問題在國際間備受爭議的同時,德國大眾汽車新總裁表示將繼續在新疆的生產。

2022年6月,德國汽車巨頭寶馬公司在遼寧瀋陽的新工廠開業,主要組裝電動汽車。

西門子數控(南京)有限公司工廠也在6月建成。

在中國媒體的報導中,德國政界討論減少對華依賴是「炒作」,並引述德國工商總會總幹事長馬丁·萬斯萊本的表態稱,「脫離中國將導致德國失去繁榮」。

對中國而言,媒體的這一宣傳無疑符合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倡導的中國「四個自信」,但對於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對中國市場如此程度的依賴恰恰是各國政府和政界高度警惕和防範的巨大風險,特別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歐洲能源危機中,歐洲各國更是將能源自主、供應鏈自主列為當務之急。

德國總理蕭爾茨領導的社民黨在與綠黨和自民黨的聯合執政協定中,就表達了制定新的對中國戰略的共識。這將是德國政府首次制定具體的對華戰略。

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由德國外交部主導的對華戰略文件預計將於2023年春季正式出台。

該報引述德國外交部亞太司負責人西格蒙德( Petra Sigmund)一次活動上對德中巨大貿易額所發出的警告:「對一個市場高度依賴,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中國在利用這種依賴性,推動其政治議程。」

輿論中的德、中關係

雖然德國政府表示,本次蕭爾茨的中國之行是一次只有24小時的「工作訪問」,但他作為繼越南、巴基斯坦和坦尚尼亞領導人之後的西方政府領袖應邀訪問中國,還是被賦予了諸多政治意義。

中國的評論人士普遍充滿信心地認為,本次蕭爾茨訪華堪稱「中德經濟和市場規律對德國外交的一次矯正」、是「德國政府以國家利益為中心,而非根據意識形態進行剛性劃線」;甚至揣測蕭爾茨在中共二十大習近平打破常規連任後訪華,頗有「對中國友好的政治意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