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本周將來華訪問。幾天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開啟了第三個任期,並重申了對俄羅斯的支持,儘管俄羅斯入侵了烏克蘭。
蕭爾茨此次中國行正值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陷入僵局之際,也是七國集團(Group of Seven)領導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次訪華。中國將台灣視為領土的一部分。最近幾天,中國還表示將深化與俄羅斯的關係,並重申了認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北約)應對烏克蘭戰爭負責的立場,這也激怒了美國及其盟友。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而另一方面,由於能源成本飆升和出口下降,德國經濟正處於衰退的邊緣,中國作為德國製造業經濟生命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據智庫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Economic Institute)的數據,中國佔德國進口和出口的比重分別為12.4%和7.4%,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
對中國的這種依懶性迫使蕭爾茨要謹慎平衡,既要尋求維持至關重要的經濟關係,又要應對東西方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他在國內外的批評者越來越擔心,在中國對西方的立場越來越強硬之際,德國未能從其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中吸取教訓。
上周,蕭爾茨不顧德國政府內部的反對,允許中國國有航運公司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osco Shipping Holdings Co., Ltd.)收購德國最大港口漢堡一處貨櫃碼頭24.9%的股權。在相關決定作出後,德國外交部表示,該交易將加強中國對德國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
蕭爾茨的批評者稱,蕭爾茨訪華是在忽視德國高度依賴俄羅斯化石燃料的教訓;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開始限制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後,德國對俄能源的依賴已然成為一種負擔。蕭爾茨政府的安全和情報部門罕見地針對中國發出聯合警告稱,德國已經變得過度依賴一個敵對的大國。
蕭爾茨訪華在德國以外也引發關注。歐盟內部市場委員布瑞東(Thierry Breton)在被問及蕭爾茨訪華計劃時稱,「在與整個歐盟的系統性競爭對手打交道時,再也不可能讓單個成員國各行其是……之前我們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現在歐洲要避免重蹈覆轍。」
一些盟友擔心蕭爾茨訪華會迎合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的「分裂而後爭取」的策略,即德國應該與美國保持距離。上海同濟大學研究德國問題的教授伍慧萍告訴中國官媒,德國應該加強歐洲的團結和戰略自主,而不是在安全和能源方面過於依賴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