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方案」在以色列國內和巴勒斯坦有不同的解讀。由猶太家園黨為首以色列右派民粹勢力,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由以色列猶太人控制的國家,掌控從地中海到約旦河的所有領土。以色列國會副議長、猶太家園黨領導人斯摩特里奇提出了支持吞併巴勒斯坦,同時剝奪巴勒斯坦人公民身分和權利的「一國方案」藍圖,就連中間偏左的工黨議員也曾說,在一國框架之下,以色列不會承認巴勒斯坦人的公民身分。
以色列會成為種族隔離的國家嗎?
建立一個部分人民沒有公民權的國家,讓主流的以色列政治領袖不安。前總理總理巴拉克(Ehud Barak)、前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達根(Meir Dagan)都反對併吞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種族隔離的國家。現任總統里夫林(Reuven Rivlin)也警告,「約旦河西岸非法屯墾區合法化」法案通過,會讓以色列形同種族隔離的國家。
巴勒斯坦獨立派和以色列左派的路線圖則和右派大相逕庭。他們對一國方案的願景是建立公民權平等的一個國家,或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並存的聯邦或聯邦。
糾葛難解的耶路撒冷問題
耶路撒冷做為以巴衝突縮影,也是最棘手的難題。耶路撒冷由舊城和新城兩部分組成。舊城即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居多,新城即西耶路撒冷,是在十九世紀後逐漸建設起來,猶太人佔多數。有鑑於耶路撒冷的「三教聖地」特殊地位,聯合國於1947年11月通過的「聯合國巴勒斯坦分割方案」(UN Partition Plan)一方面要求在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阿拉伯國」與「猶太國」,一方面將耶路撒冷劃設為「獨立個體」(corpus separatum),亦即一個由聯合國管轄的「國際城市」。
然而這個計劃始終是空中樓閣。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 Arab-Israeli War)立即爆發,以色列以勝利者之姿併吞西耶路撒冷(West Jerusalem),「國父」本古里昂(David Ben-Gurion)隔年就宣布耶路撒冷是其「永遠的首都」,並將政府從特拉維夫(Tel Aviv)遷移過去。1967年6月「六日戰爭」(Six-Day War),以色列再接再厲,從約旦手中奪佔東耶路撒冷。
儘管以色列半世紀以來掌控整個耶路撒冷,從總統府、總理府、國會到最高法院都在耶路撒冷,但巴勒斯坦人仍期望獨立建國之後定都東耶路撒冷。目前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多達35萬,佔全城人口37%,他們並沒有以色列公民身分,也不具投票權;他們如果要出國,必須向以色列或約旦政府申請臨時護照。巴人可以申請成為以色列公民,但是這麼做等於承認以色列對東耶路撒冷的主權,因此申請者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