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兼顧氣候與經濟的氣候工程

2022-11-07 06:30

? 人氣

圖為拜登在氣候峰會發言。(資料照,美聯社)

圖為拜登在氣候峰會發言。(資料照,美聯社)

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本週在埃及召開,會期兩週,超過35000人與會。每屆COP會議對全球減碳目標都有所建議及規範,影響世界各國能源及氣候政策,是全球矚目的年度重要會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無疑是人類面對的巨大挑戰。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COP21會議呼籲在本世紀末將全球溫升控制在攝氏2度,但又加了一句話:人類應共同努力在本世紀末將溫升控制在攝氏1.5度。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主因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控制溫升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逐年降低化石燃料使用。依電腦氣候模型模擬,若今日碳排達到峰值,在未來30年每年依線性降低直到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方有可能在本世紀末將溫升控制在攝氏1.5度。此即為去年COP26會議前,全球各國(包括臺灣)紛紛承諾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之主因。

但自從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就是促進人類經濟發展及文明進步的最主要支柱,目前全球能源80%仍然依賴化石能源,期望在30年內達成能源轉型,完全放棄化石能源,談何容易。

位於巴黎的全球能源總署(IEA)是全球已開發國家(OECD)的能源智庫,也是規劃全球能源轉型最主要的機構。10月IEA剛出版的2022全球能源展望報告即有專章討論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但其中充斥不切實際,一廂情願的「路徑」。

IEA是已開發國家能源智庫,立場就很有問題。已開發國家人民富足,當然有能力以高成本進行「能源轉型」,另外這些國家人均能源使用遠高於開發中國家,當然可以壓低能源使用成長率。但目前全球尚有8億人無電可用,20億人能源使用量不足,開發中國家經濟不發達,人民貧困,豈有可能放棄以價廉的化石能源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反倒進行昂貴的「能源轉型」?

IEA去年一本報告規劃2050年淨零排放達標後,已開發國家每年人均用電14000度,為開發中國家4700度的3倍,個人稱之為「氣候帝國主義」。2050年已開發國家人口14億人,開發中國家人口為84億人。這84億人會甘於生活水凖永遠大幅落後於14億已開發國家的國民?IEA的規劃顯然過於偏袒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會贊同IEA不切實際的規劃嗎?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一向對IEA的預測嗤之以鼻,OPEC認為開發中國家極需價廉之化石能源發展經濟,OPEC近日宣布預計到2045年前將投資12兆美元開發新的油氣資源,完全否定所謂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說法。

意圖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將溫升控制在攝氏1.5度決無可能達成,其實IEA也心知肚明。IEA坦承大多2030後減碳之技術均尚未成熟,還在研發中,目前承諾2050年淨零排放的國家及政客,根本是瞎起鬨,自欺欺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