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覺得PK很像終端價值嗎?」
我仰頭喝了一大口冰爽的亮褐色Grimbergen啤酒,抹掉沾到上嘴唇的泡沫,不經意地向身旁目不轉睛盯著螢幕的合夥人問到。
「你是說折扣現金流估值模型裡面那個終端價值嗎?」投資銀行出身、自己也踢足球的他,眼睛仍然停留在露天咖啡座特地架設的50吋液晶電視,頭也不回地回問我。
「是啊,就那個終端價值。」
「為什麼你會這麼覺得——Mais putant!」他話說到一半突然爆粗口,雙手抱住頭,畫面上一群藍色球衣的球員圍著嘴裡含著口哨的裁判,比手畫腳地爭執著,旁邊地上躺著一個穿著黃色球衣的球員,看似痛苦地左右翻滾著。裁判一邊推開抗議中的球員,一邊毫不猶豫地伸出右手指向地面,做出十二碼罰球的手勢⋯⋯
金融理論中所有的估值方法裡,最耗神的是折扣現金流(DCF,Discounted Cash Flow)估值法。在這個估值方法中,不管是股票、債券或商用不動產,估值者必須先仔細估出未來所有預期的、歸屬於投資人的現金流,然後針對每一筆現金流的風險程度估算一個適當的折扣率,再把每一筆現金流根據其對應的折扣率則算成為現值(PV,Present Value),全部加總之後才能算出該金融資產的估值。
債券的折扣現金流估值是相對簡單的,因為預期的現金流只包含每期的利息和本金償還,名目金額也是固定的,只要分別估計風險並配以折扣率,就能輕鬆得到估值。公司的股票就複雜多了,首先得推估公司未來每一年的損益並估計資本支出,然後據此推算出每一年可以分配給投資人的自由現金流,才能算出估值來。
另外,債券絕大多數是有限期的,因此現金流的筆數是已知且固定的。大多數企業卻多半是假設為永續經營(going concern),我們並不知道企業何時會結束營業或者倒閉。很顯然要建立無限年數的自由現金流預測表有著技術上根本的困難,因此在實作上,多半會選擇建立固定年數(例如5年)的自由現金流預測表,然後假設公司5年後股票有一個單一數字的價值,直接把那個價值折扣5年到現在,和其他現金流的現值加總而得到公司股票現在的估值。那個5年後的價值就是所謂的終端價值(Terminal Value)。
舉例來說,上面這張看起來有點嚇人的試算表,是我以前分析過的一個企業併購案例裡我所建立的估值模型。併購案發生時間點在2007年,模型裡面我總共預估了接下來5年(2008年—2012年)的營運狀況。
由上到下我們先從從營收預測開始,透過研究過去幾年服務和設備營收年增率發生的機制,我預估出未來5年的營收年增率,接著調整銷貨成本,並預估出銷售、一般以及行政等固定支出,然後算出設備折舊支出,最後設定企業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