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推動的跨國經濟倡議,被視為他的「大國外交」策略一部分,更在2017年的中共第19次全國黨代表大會(十九大)政治報告中強調一帶一路,但在10月落幕的二十大上,習近平只在政治報告中提到2次一帶一路。
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分析師吉芙蘭(Francesca Ghiretti)日前撰文稱,雖然二十大沒有多提一帶一路,但此倡議並未消失,而是結合中國近年提出的全球數據安全倡議(GDSI))、全球發展倡議(GDI)和全球安全倡議(GSI),讓中國繼續扮演全球要角。
中國宣稱透過一帶一路,投資開發中國家的基礎設施計畫,能夠帶動整體經濟發展,可是南亞島國斯里蘭卡出售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8成股份,並簽下港口與周圍15000英畝土地的99年租約給中國,依然緩和不了債務危機,政府在2022年7月破產,成為一帶一路的汙點。
After the Party Congress, where i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going?
— Francesca Ghiretti 吉芙兰 (@Fraghiretti) November 9, 2022
In this piece for @KCL_CGS I argue that the Congress confirmed the #BRI as being part of CCP's strategy, but focus and narrative have changed compared to when it was 's FP https://t.co/H1L2oHZHBS
吉芙蘭指出,中國2016年開始放緩核准外國貸款,中國銀行也拒絕接受追加貸款額度,這讓外界質疑印尼雅加達和萬隆(Bandung)之間的高速鐵路能否建成。她表示,中國2020、2021及2022年依序提出全球數據安全、全球發展和全球安全3個倡議,合理使人懷疑中國是否要淡出一帶一路。
3新倡議取代一帶一路?
吉芙蘭提到,全球發展倡議像是為解決一帶一路的錯誤和缺失提出新框架,藉由現有的多邊關係,專注於第三國的發展,這樣不僅回應中國是一帶一路最大受惠者的質疑,同時減少中國出借額度,又能保持在第三國的存在度。她引用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2021年報告稱,一帶一路並未消失。
「中共和習近平看待及宣傳一帶一路的方式或許會改變,但對習近平、中共和中國的實用性仍存在」,吉芙蘭說,在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中,一帶一路比全球發展、全球安全2個倡議還早出現,「若一帶一路已被其他倡議取代,就可預料到會是另個情況」,即一帶一路不會被提及或其他倡議出現在前面。
習近平在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中直言,要「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吉芙蘭表示,一帶一路的目標包括建立通往西方的海陸新廊道、海南自由貿易港、升級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的全球網絡,並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吉芙蘭認為,從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中,可以看到中國在一帶一路的論述和關注2個部分出現改變。她指出,一帶一路不再只是中國的外交政策,儘管還是外交政策的重要一部分,但現已變成中國執行國內和外交政策的眾多工具之一,且中國在過去2年,也不再把對外參與合作貼上一帶一路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