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在地獄中溫柔勇敢地前進─《流麻溝十五號》

2022-11-13 05:40

? 人氣

圖為中正紀念堂的蔣中正銅像。(資料照,陳品佑攝)

圖為中正紀念堂的蔣中正銅像。(資料照,陳品佑攝)

前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浪花濺起,礫石沙沙作響,一群女人踏上了綠島,帶著惶恐、錯愕、不安的神情在不平穩的路上掙扎著前進。這,便是1950年代的火燒島,關押思想犯的地方。

《流麻溝十五號》作為一部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綠島獄中組織案」的電影,它並沒有像《返校》一樣有著轟轟烈烈的電影效果,也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反轉,相反的,《流麻溝十五號》將故事慢慢地、細細地攤在電影布幕上。

雖然《流麻溝十五號》演繹的是火燒島上殘酷的監獄環境,實際上卻很少出現直接的暴力畫面,因此整體電影的節奏趨於沉穩而不翻騰,觀眾仍可以藉由鏡頭外的聲響、畫面切換的縫隙中,用想像去填補這塊灰暗的世界,電影也透過這種極少暴力畫面的敘事手法,降低被暴力渲染的情緒張力,重要的是用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傳達冷硬的監獄中仍處處充滿了溫柔。

在看完整部電影後,觀眾印象最深的並不會是犯人們如何被欺壓,而是在痛苦的地獄中,溫暖的人性仍未消散,相互扶持、鼓勵撐過這段血與淚的歷史。

囚犯堅強的掙扎

劇中的主要女角色為高知識份子、與兒子分別的嚴水霞(嚴桑),為存活而忍辱負重的陳萍,以及善良單純的余杏惠(杏子)。但在火燒島,所有犯人都被抹去姓名,只留有一串又一串的編號,那些原生的名字只能在私底下才能被喚起。

對於台灣的思念,犯人只能在監獄中巧妙地偷偷傳遞破碎的台灣報紙,期望能接觸到火燒島以外的資訊,那些被解得支離破碎的報紙被群眾視作希望,報紙是與台灣仍未斷離聯繫的符號,也是反抗精神的象徵。

20170511-再見火燒島,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記者會,綠島百合戲劇表演。(盧逸峰攝)
圖為再見火燒島,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記者會,綠島百合戲劇表演。(資料照,盧逸峰攝)

在少數能保有自我的時間中,囚犯們會緊緊的相互照應,形成堅韌的抗壓網絡,女囚犯與男囚犯甚至有人產生情愫,趁火燒島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綻放戀愛的火花。違反這些監獄中明文禁止的項目,不只是代表體制終究壓不住人們對自主的渴望,更顯現出就算人民被威權噤聲,也能串連彼此的精神。

「當犧牲來臨時,我們微笑以對;反抗的最高境界,是笑著面對。」─嚴水霞

嚴桑在面對軍法審判的最後畫面時,電影赫然出現許多台灣真實歷史上的思想犯行刑前最後的黑白留影,與嚴桑的微笑留影相互呼應,儘管即將被子彈貫穿,但人人都面帶笑容,他們的眼神彷彿能穿透時空,告訴體制也告訴世界:「我們寧死都不願服膺於屈辱的威權政治,這是生而為人的驕傲。」

冷暖交錯的人性

人性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重點,我一定得提到杏子與陳萍這兩位女囚犯,他們是最佳詮釋人性的角色。杏子是個愛畫畫的女孩,保持仍然純潔的良善去對待每件事情,面對欺壓自己的獄卒仍保持正面態度,在其他囚犯平安返監的時候慶幸沒有人死去,杏子是火燒島上的一絲曙光,她的善良可以感染眾人,將大家的心一同牽起,並繼承了嚴桑的精神:「不管是好的壞的,都要去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