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逸觀點:看看過去想想未來,漫談大眾文化中的科技恐懼症

2022-11-13 06:30

? 人氣

《駭客任務》劇照。(圖/取自imdb官網)
《駭客任務》劇照。(資料照,圖/取自imdb官網)

1980年代真的是這股「數位恐懼潮」的高峰時期,除了《魔鬼終結者》之外,尚有《戰爭遊戲》(WarGames, 1983)這部驚世駭俗之作。故事描述天才高中生,莫名其妙用撥接網路設施,就駭入美國國防部的超級電腦,差點引發世界大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一部《藍色霹靂號》(Blue Thunder, 1983)從另一角度,幻想洛杉磯警局引進了一架萬能的警用直升機,運用各式軍用科技,可以匿蹤、無聲、無限制的監控所有人的行為以防止犯罪,電影雖然看似謳歌這樣的科技武器,但是最終此萬能直升機卻差點成了軍警高層犯罪的工具,最終故事直指正直的媒體是宰制政治汙穢的良方,而萬能的直升機遭到了男主角的毀滅,將所有美好停在那一刻。

此外,《霹靂五號》(Short Circuit, 1986)也是同樣的內容,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可以無限量地吞入(input)知識與資訊,這到底是好是壞?對人類的未來影響如何?電影給不出好的答案。

這與《未來小子》(D.A.R.Y.L., 1985)劇情類同,擁有人工智慧、超級電腦卻與一般小孩外表無差的機器人,在逃脫出科技機構追殺,與美國一般正常家庭相處後,其抉擇究竟如何?片中軍警追殺的場面震撼,人工智慧小孩機器人的反應、例如可隨意操控美軍最高機密的武器,更增添電影情節的刺激感。

這種對科技發展質疑、對工業文明至數位文明採取敵意的思想,其實是西方某些無政府主義的思想根源。從19世紀工業革命發展到一個極致程度時,歐洲已經出現了抵抗工業革命的思想,這群人稱為「盧德主義者」(Luddite),他們眼見工業革命綿長的生產線,正在宰制著人類的生活、將人性尊嚴踩在無生命機器之下踐踏,這是其思想的根源。這樣的運動直到21世紀的今天,依舊在西方社會蔓延。

例如,我們知道有「環保/生態恐怖主義」(Eco-terrorism),從原本的保護生態、保護動物一躍而成用暴力手段,來逼迫現狀的改變。英國著名導演泰瑞吉利安(Terry Gilliam)從一齣法國的靜態短片為本,書寫了一部透過穿越時空的奇想電影《未來總動員》(12 Monkeys, 1995),描寫一群動物保護恐怖份子,如何走極端用致命病毒毀滅人類,最終拯救了所有動物,卻讓人類只能躲在地底下苟延殘喘。看這部電影時,愛護動物、關心動物生命權的閱聽眾一定覺得有大快人心,卻也感到淡淡悲傷的一種複雜情緒。

1972年9月5日,8名恐怖份子闖入慕尼黑奧運選手村綁架以色列代表團。(美聯社)
《未來總動員》描寫一群動物保護恐怖份子,如何走極端用致命病毒毀滅人類(示意圖,美聯社)

而對文明發展不信任、甚至厭惡、厭世而導致犯罪行為的,在近代史上相當多,美國著名的「大學航空炸彈客」(Unabomber)泰德卡辛斯基(Ted Kaczynski),就是一個明顯例子。他本身是個高智商的數學天才,卻因為預見人類未來將受到科技發展所宰制,個人自由與人權將會被電腦網路和基因工程所剝奪,所以斷然採取個人的革命。

他為了刊登自己長篇大論的論文《工業社會與它的未來》(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在大眾媒體上,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郵寄郵包炸彈至他認為可能的高科技與基因工程發展機構,包括各大學頂尖機構和航空公司,直到1996年才被逮。

追蹤「大學航空炸彈客」本身就是一個對現代科技高度發展質疑與分析模擬的好題材,Discovery頻道特地為了這個案子,第一次拍攝實案影集,就叫做《緝兇:大學航空炸彈客》(Manhunt: Unabomber, 2017),透過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側寫分析(method of profiling)過程,來捕風捉影推測嫌犯的思考與邏輯,亦即用現在相當熱門的「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作為破案的關鍵手段,而推理的過程中,我們也可清楚理解對科技高度發展抱持恐懼與不信任心態的全貌。

*作者為資深軍聞記者,現任新故鄉智庫協會副執行長,本文由「新故鄉智庫論壇」授權發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