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逸觀點:看看過去想想未來,漫談大眾文化中的科技恐懼症

2022-11-13 06:30

? 人氣

數位發展部李懷仁次長(左7)、數位產業署林俊秀副署長(右6)與參與應用分享廠商合影(資料照,圖/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數位發展部李懷仁次長(左7)、數位產業署林俊秀副署長(右6)與參與應用分享廠商合影(資料照,圖/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近來,隨著「大數據」、「網路聲量」和「資料庫」等新興名詞爆紅,許多人開始擔心所謂「數位集權」的出現。尤其是台灣政府新建了一個叫做「數位發展部」的大衙門,看似要建立起台灣版的「數位集權」統治術,和北京的「數位監控集權」相互輝映。從執政黨幾年前醞釀的「數位身份證」遭到科技學者的抵制,以及將所有個資「數位化集中」、「數位足跡遭到廣告使用」等問題,都在在引起現代人的「數位/科技恐懼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網路社群中,有許多討論「用現鈔還是用卡」的難局,也在思考為何某些歐洲國家的人民,寧用紙鈔也不用信用卡、不用虛擬支付的思考。在台灣一片「數位就是高大上」的民意潮流中,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四十多年前,個人電腦剛剛流行時,電影電視與大眾文化,所呈現出對於這樣潮流的一種不信任與質疑的老時代。盲目的追求所有個資上網、集中資料庫,真的是先進社會必備的特徵嗎?

大家都知道,個人電腦(PC)大概在1980年代初期開始於美國普及,尤其是蘋果電腦著名的Apple II型個人電腦,在1980至1990年代,被美國教育體系採用為標準電腦,更是個人電腦普及的黃金時代。另一方面,大家也都知道,網際網路(Internet)是由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畫署(DARPA)」在1960年代發明概念、1970年代開始鋪設、至1980年代慢慢普及於個人電腦上。

1998年發行的蘋果個人電腦iMac G3。(sdjupedal @ wikipedia / CC-BY-2.0)
1998年發行的蘋果個人電腦iMac G3。(sdjupedal @ wikipedia / CC-BY-2.0)

這兩件事的歷史交會點在1980年代,而反應在電影文化上的,就是有許多人,特別是影視藝術家,對於這樣的趨勢顯得焦慮、覺得個人電腦隨著網際網路的擴散,可能如同外星人侵略地球一樣,未來將宰制人類的自由與多元?

這個流行的趨勢,被未來學者稱為「第三波文明」(The Third Wave),學術界對此發展相當的振奮且有信心,認為第三波文明會帶來知識普及、接觸資訊平等及更加極端的「第三波民主」,讓人類走向更開化的發展。事實真是如此嗎?從1980年代的電影,我們完全看不出來這樣的樂觀與進取,反而乘載滿滿的恐懼,對於電腦與網路將主宰人類,抱持著極端不信任、甚至排斥的情緒,都被寫進電影劇本中。

隨手一捻,著名的《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1984)就是部對人類未來遭受電腦與網路宰制的惡夢狂想曲,那個藉著網際網路發揮的「天網」(Skynet)因為高度發展而觸發了自主意識(AI),認為人類是地球最大的天敵,所以必須毀滅人類才能讓地球得到光明。

而後的《駭客任務》(The Matrix, 1999)更是將此概念發揮到極致,將1980年代電影因為科技屏障、無法真實寫真的「虛擬技術」(Virtualization)作為電腦統治人類的工具,人類除了必須被毀滅外,還要變成維持超級電腦母機的電池營養劑來源,下場實在很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