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是台灣民主運動的狂飆年代,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黃金年代。
從一九八八年起,黃信介先生擔任民主進步黨第三任主席。他重用張俊宏當他的秘書長,放手讓張俊宏和李登輝先生領導的國民黨折沖尊俎,奠定了國會全面改選和總統直接民選的政治基礎。
能領導比自己強得多的豪傑之士,當然因為本身胸懷大志。
劉邦年輕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小吏,常常到首都咸陽服徭役,看到秦始皇出遊,竟敢喟然長歎:「大丈夫當如此也!」
他本來是一個縱酒好色的人,當他發現自己有推翻暴秦,開創新時代的大好機會,就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變成一個懂得自我管理,懂得自我學習,懂得自我成長的能擔當領導大任的超級領袖。
黃信介先生當然也胸懷大志!在一九七八年組織「黨外助選團」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不必再參選的終身職立委。他當然也知道在當時領導黨外運動可能遭遇的不測凶險。但是,他淡然處之,他毅然為之!他的大志,是他對自己在台灣民主運動的歷史使命和歷史地位的自覺。
在一九七0年代,比黃信介先生年輕一代,同時也已經擔任立委的康寧祥,遠比黃信介先生鋒頭更健。他比黃信介先生更認真當立委,也更認真研究議題。他曾經被美國「時代雜誌」選入全球最具政治前景的二十位年輕領袖名單。但是,往後的貢獻,卻與黃信介先生不可同日而語。這正是領袖天份的差別。
可惜,建黨初期的民進黨反對威權成為一種風尚,黨主席任期短暫,以致像黃信介先生這樣一個天才型的領導人物,無法長期發揮凝聚豪傑之士的領導作用!
這真是台灣歷史的莫大遺憾!
*作者為民進黨前主席,現任亞太民主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