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假關心之名,行外交策略之實—氣候賠償問題

2022-11-15 05:30

? 人氣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言。(資料照,美聯社)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言。(資料照,美聯社)

2022年11月6日開始在埃及舉行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由於近年來工業化程度日益提升,溫室氣體的排放也跟著水漲船高。氣候變遷加劇衍生而來的就是作物歉收、環境破壞,甚至影響人類的安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對於許多開發中國家而言,他們都是以開發自然資源(漁業、農業)為主,比起以工業為主的已開發國家損失肯定更加明顯。就生產辣椒的巴基斯坦來說,因為今年的水災及旱災,導致辣椒的產量只有去年的一半。針對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目前他們怪不得誰。不過氣候變遷帶來的損失真的無法咎責嗎?氣候變遷的主因來自於溫室氣體的排放,根據COP26的統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多排放自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及歐盟地區。反觀這些開發中國家僅排放少量二氧化碳,卻要承受相等的後果;甚至,因為國內經濟的匱乏,導致遭到破壞的建設及環境無法修復。對已開發中國家而言,因為他們擁有足夠的資金及技術,對於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還可以修復。

因此,在今年COP27,許多開發中國家針對「損害與損失(Loss and Damage)」賠償進行提案,主要的內容不外乎包含「誰該賠償」及「誰獲得賠償」及「如何賠償」,此提案也獲通過,將進行討論。不過因為大會尚未結束,針對提案內容的評論本文不便提及。本文將針對氣候賠償本身及國家對此的態度進行評論、分析。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登場。(AP)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登場。(資料照,美聯社)

賠償以外的意義?

氣候賠償對於開發中國家或是以開發自然資源為主的國家確實能夠帶來效益。但是對富裕國家而言,他們憑什麼要出錢融資開發中國家呢?國際體系下有公益性質可言嗎?筆者認為並不然。其實此議題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不過當時美國及歐洲地區國家認為此提案將會帶來額外支出,因此討論未被延續。

不過為何美國在COP27中持開放態度呢?筆者認為跟中國近年積極建立外交關係有關。又針對氣候議題,中國將自己歸類為「索取賠償的國家」,與其他南方國家站在同一陣線,引發北方國家質疑(前述有提及中國為碳排第一大國)。又本人猜測近年來中國針對一帶一路進行大國外交,許多開發中國家也參與其中、接受中國的投資。此舉勢必帶給華府外交關係上的不安。因此,若歐美國家在此次提案中表態支持氣候賠償,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外交發展勢必能夠更近一步。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登場,場外環保人士集結。(AP)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登場,場外環保人士集結。(資料照,美聯社)

筆者認為氣候賠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更嚴厲地來說,只是合理化富裕國家掌握國際體系下的資源分配。金錢的援助並不會使氣候問題停止,若要真正解決氣候問題,應該是由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家實施減碳政策,方能減緩氣候變遷問題;不過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減少碳排實屬不易。因此還是期待在COP27大會結束後,「損害與損失(Loss and Damage)」賠償議案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雖然前述提到賠償也許跟富國的外交策略相關,但若開發中國家能夠得到援助,暫時改善環境破壞及作物欠收的經濟問題,也是美事一樁。

*作者為清華大學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