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建構節水綠能模式 創造食安生產體系

2015-04-19 05:30

? 人氣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合作的節水實驗室。取自省水標章資訊網。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合作的節水實驗室。取自省水標章資訊網。

台灣,四面環海卻是世界上水資源匱乏的地方之一,高山多,河川短、水流急,降下的雨水大多流失,雖有水壩貯水,但過度的開發與砂石淤積,造成了水庫使用年限降低,再加上過去的水管供應系統的老舊的,水資源大量減少竟然不是使用,而是滲漏流失,因此有效的捉漏才是重要工作。環顧全球,世界各國無不努力創造水資源與保有水資源,更思索有利用水資源,例如新加坡的海水淡化、廢水再利用、雨水回收系統,以色列的節水工程與省水農業,都是著名的節水與利用的典範指標,台灣的水資源,其實很豐富,但是無形的浪費確是最大的課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反思台灣水資源的節水與利用,從生產的模式進行思考,是可以做到省水節能的生產模式,同時更能確保食品安全,而所建構的生產體系,亦能成為食品安全生產及溯源模式。筆者以農產品生產面來說明:

1、  過去生產模式:

台灣過去在日據時代所建置的完整水路系統,成就了農民生產用水的便利,特別是在中南部地區,早有八堡二圳、再有嘉南大圳,農民因水資產的取得便利,因此多以澆溉的方式生產,此一生產模式在過去是種有效的方式,雖大量流失,但也有部份可以做為地面水來補充地下水。不過在國民政府統治台灣時,也因為便利的水資源,利用大量土地資源,以生產大量農產品做為賺取外匯來強化國力,但如此耗損了大量的水資源,不過當時的時空背景是為如此。

2、  現在節水生產:

由於早期的農業發達,創造了台灣農業王國之美名,但當時的政府政策更以農業扶植工業,大量發展工業,創造輝煌的經濟發展,但也破壞了環境,水資源更是受到破壞與污染,而農民生產被迫抽取大量的地下水。工業用水遠大於農業用水,兩相發展比較之下仍以工業發展為主的思維,在時代背景之下創造了集集攔河堰,讓濁水溪斷流,讓大量的原水直供工業使用,截流後的濁水溪反而沒有地面水,也無法補充地下水,更減少了蒸發散作用,氣流減少,雨水更少,台灣反而出現沙漠化的現象,每年冬季甚至出現沙塵暴景象。也因此在過去的生產模式,再升級為滴水溉灌農業,之後再提昇為溫室農業,甚至再升級為精密溫室,有效的進行生產調控,特別是節水利用。筆者任職公部門,在雲林投入的預算高達近6億元,補助農民朋友投入溫室農業,並要求上課輔導,讓青年投入農業,創造青年務農的新潮流,提供大量在地青年的工作模式,更也讓青年朋友年收超過百萬元,利用公權力的規劃也能創造在地的生產模式,而雲林農業首都最自豪的政策就是溫室產業,也因溫室生產,更能控制生產環境,因此農產品的安全也更能掌握。所以,2011年時,不論是在吉園圃、CAS、產銷覆歷等安全農產品的認證品項數,雲林都是全台第一名,農業首都當之無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