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在印尼峇厘島和在泰國曼谷,接連舉行了二十國集團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閉關三年,重出江湖」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藉兩次峰會之便,分別會見了15個國家的領導人。中共二十大後,權力定於一尊的習近平,此刻成了國際媒體注目的焦點。他在舉手投足間,不時流露出「強人」的氣勢;但在進行場邊會談時,也展現了「硬中帶軟」的靈活外交手腕。
「元首外交」在國際關係的意義,本就形式重於實質;但我認為習近平己藉上述兩個多邊舞臺,取得下列三項重大外交成果。
第一,「拜習會」長達三小時,重大議題各說各話,但卻建立了「持續溝通」和「管控分歧」的共識,可以避免因誤判而使雙方的競爭關係,升高為對抗或衝突的局面。
第二,以「遠交近攻」的戰術,突破美國可能對「中國崛起」所構建的包圍網。首先,習要爭取國際話語權,對抗西方國家針對「中國威脅」所進行的認知作戰;其次,中共不會迫使任何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鼓勵美國在歐亞的盟國「戰略自主」;最後,仿照冷戰時期美國運用「最惠國待遇」(MFN),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區別待遇」政策,中共也以經貿為餌,分別對「親美抗中」或「親中抗美」國家,施加「懲罰」或給與「獎賞」。
第三,加強推動涉臺外交工作。中共認識到必須面對「臺灣問題國際化」的現實,因此把兩岸在國際舞臺的競賽,看成是一場「零和遊戲」。中共強調「臺灣問題」為其「內政」事務,這就使得任何形式的「外力介入」,都有可能被中共冠以「干預內政」的罪名。
習近平與各國領袖進行的埸邊會,都會把「臺灣問題」帶上一筆;對方的表態,也被視為與中共遠近親疏,甚至是區別敵友的一個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方在「拜習會」後的說明,拜登除了表明不支持「臺獨」外,還加上不支持「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的說法。美方的會後聲明,沒有出現這樣的表述,但也未加以否認。
其實,早在1996年11月,柯林頓勝選連任後,為改善因臺海危機受創的美中關係,於1998年6月訪華時提出的「新三不政策」,其中就包含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字句。如果這次拜登是刻意舊事重提,當然是為了對中共釋出善意。
對岸常說「聽其言和觀其行」,大陸學者多數樂見中美緊張關係緩和,但也沒有存有過多期待。無論如何,臺美中三邊關係,會因2024年臺美兩地大選而出現變化;臺灣內部各種民調都顯示,「維持現狀」是主流民意;但變化後的形勢,會使任何一方都有破壞現狀的可能。這不是現在臺灣地方選舉應該關心的問題,卻是影響選後必須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