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拜習會後美中新局勢,台灣安否?

2022-11-17 07:20

? 人氣

11月14日「拜習會」在峇里島登場,美中關係有和緩的趨勢,那麼台海局勢又將如何演變?(AP)

11月14日「拜習會」在峇里島登場,美中關係有和緩的趨勢,那麼台海局勢又將如何演變?(AP)

拜習會終於在11月14日藉峇里島G20峰會的機會舉行,峰會也成了美中關係一個重要標誌──包括對台灣問題。美中關係整體而言看似和緩化,但美國期中選舉結果仍為美中衝突激化投下變數──這也牽動著台灣 。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拜習會後,中國外長王毅的為這場延宕多時的峰會做出適切的定性定位。王毅稱:這次元首會晤將對下階段乃至更長時期的中美關係產生重要深遠影響,「一是明確了一個方向,就是要防止中美關係脫軌失控,找到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這也就像拜登(Joe Biden)在開場白所說的,美中將激烈競爭,但不尋求衝突,「身為兩國領袖,我們有責任讓世人看到兩國能夠管控彼此的歧異、避免競爭升高為衝突,並且合作應對迫切的全球性議題。」換言之,兩國都認知到雙方基本立場的歧異難解、激烈競爭也不會中止,但會建立溝通管道控管風險。

北京亟於緩和與美國關係

2022年7月9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印尼峇里島的G20外長會議期間發言。(美聯社)
中國外長王毅在拜習後對記者談話的內容、語氣都顯示,北京極度樂意、非常積極要與美國共同解決歧見。(美聯社)

建立溝通管道控管風險有那麼難嗎?拜習會其實雙方從今年7月開始商議,8月台海風雲起,北京切斷與華府的高層次溝通管道,直至9月藉聯合國大會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王毅才再度會面,同時白宮國安會(NSC)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也與中國副外長謝鋒會面,這才重啟拜習會之門。謝鋒曾是剛退休的中國外交教父楊潔篪屬下,這次拜習會師徒兩人都與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聯合國大會與11月拜習會中間這段期間,中美雙方內部各經歷了二十大、期中選舉等大事,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祭出「核彈級」的空前嚴厲管制措施,重創中國高科技產業。拜登下重手卻沒有讓習近平關上溝通大門,而是繼續峰會的安排──北京亟於緩和雙方關係,以減輕中國國內經濟愈見沈重的壓力。

中國政府好面子,對於拜習會一律是說「美方提議」、「應美方要求」,但從王毅會後對記者談話的內容、語氣都顯示,北京極度樂意、非常積極要與美國共同解決歧見。正如王毅所說,中美關係面臨嚴重困難局面,中國期待這次峰會發揮「指南針」、「定盤星」的戰略引領作用。

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愈來愈重,迫使習近平必須緩和中美關係以避免美國進一步經濟制裁。就在拜習舉行前夕的11月11 日,中國已被迫對兩個影響經濟的重大政策做出大轉彎:一是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發布「金融16條」,對已潰不成軍的房地產業做出今年以來力度最強的政策支持,包括擴大對房地產業者的融資管道,並明訂由政策性銀行提供「保交樓」專項資金。同一天,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優化防疫20條」大幅鬆綁「清零」政策 ,其中包括減少隔離天數,縮小風險管控區域。中國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稱,政策調整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而這兩項政策調整也符合美國以及全球經濟體系的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