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仰賴天然氣發電 易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
一般認為,在俄烏戰爭導致的供應鏈危機,像德國這樣高度仰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國家自然是首當其衝,因此柏林對莫斯科態度「不夠強硬」是理所當然,但相關數據呈現的圖像不盡然支持這類說法。
官方數據顯示,自俄羅斯進口的能源在2021年僅占英國境內能源用量的2.2%。不過,長期以來,英國超過40%發電量源自天然氣,約85%家戶使用天然氣鍋爐(以天然氣為燃料)提供房屋熱能(暖氣、熱水系統等)。雪上加霜的是,相較於歐洲大陸國家,英國房屋的絕緣隔熱品質較差,容易浪費能源。
英國境內約2/3房屋的能源效益指標級別為D至最差的G。這些房屋與能源效益指標最佳的A至C級相較,在今年冬季3個月期間,能源帳單金額恐將至少有1000英鎊(約合新台幣3萬7096元)的差距。
作為對照,以德國為例,雖然在今年的俄烏戰爭爆發前,德國高達55%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但德國僅約15%發電量使用天然氣,且不到50%的一般家戶以天然氣作為熱能來源。
天然氣發電是成本最高的發電方式之一。大量使用天然氣,同時高度仰賴天然氣進口,英國雖不至於需要看俄羅斯臉色,卻極易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英國政府近5年發布的數據,至今年9月止,天然氣在國內發電量的占比有上升趨勢,今年8月即超過50%。
英國重度使用天然氣的傳統很大一部分是源於1970和1980年代對自家北海油氣田的大量開採。目前進口和自產天然氣在英國天然氣供應量的占比各約50%,主要進口來源包括挪威等北歐國家、美國、卡達。
不少人認為,透過擴大開採北海油氣田以強化本國能源供應有助英國應對能源成本飆升。但事實上,英國國產天然氣價格依然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牽制。
●推動再生能源及核能
許多專家指出,加強建設核能及發展再生能源才是長久之計。其中核能不僅幾乎不受國際市場和地緣政治影響、供電穩定,英國的相關技術也十分成熟、居世界領導地位,且持續創新,包括用於發展氫能。
英國政府4月發布「能源安全戰略」(Energy Security Strategy),致力提升能源自主、同時確保達成低碳排經濟的目標,規劃期程長達20年。
其中,在再生能源方面,離岸風電應在2030年達成發電量50GW(百萬瓩)的目標(目前產能約11.3GW),太陽能則是在2035年發電量應達70GW(目前產能約13.8GW)。現階段產能為0的氫能在2035年則應達成發電量10GW。
在英國政府稱為「潔淨能源」(clean energy)的核能方面,戰略設定的目標為由現今的7GW提升至2050年的24GW。
長遠來看,俄烏戰爭雖帶來挑戰,卻也提供英國發展能源安全及產業和技術提升重要契機。與其大撒幣補貼民眾的能源帳單、電費凍漲、為是否徵收能源業者暴利稅吵翻天,藉此機會強化國家的能源自主與供應鏈安全,順勢振興國內經濟,或許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