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宣佈暫停台灣產的多項水產品、食品以及包括金門高粱酒在內的酒精與軟性飲料進口,這次的理由和時機點顯示中國意欲對台「以商逼政」。
雖然中國的相關部門以「註冊資料不完備」為由禁止多項台灣產品進口,但是對台灣而言是歧視。第一是其他世貿組織成員註冊截止時間比台灣多了幾乎一年的時間、而且其他成員可以網上辦理,但是台灣不行。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政府強調,這是中國單方面不按照世貿組織的規矩辦事,但是態度上又顯得希望貿易與政治分開,尋求以向世貿組織申訴的方式解決。
只不過這種循規蹈矩的方式是否真的能解決問題?看來是不太可能,除了曠日費時之外,世貿組織也不是沒有國際政治角力,而且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國際政治角力是台灣的弱項,基本上世貿組織這條路可説是行不通的。
目前為止,被中國禁止進口的台灣水產品、農產品、食品還有這次被禁的酒精與軟性飲料都是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中提早降低關稅的項目,如今這種所謂早收清單上的產品等於已經全部被禁。
當初形容與中國簽署ECFA是掉入中國對台灣產業「養套殺」的是民進黨,執政之後真正面臨了當初的預言成了事實,可是卻無法拿出更實際的做法應對,反而讓人覺得民進黨政府是否是明知背後是政治因素、但卻又束手無策?
或許也有人會説,中國方面不見得就是政治因素,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國民黨籍的金門縣立法委員陳玉珍、即將上任金門縣、連江縣(馬祖所在地)的兩位準縣長帶上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受邀到廈門。
陳玉珍和兩位準縣長都是被認為與中國關係較好的政治人物,這次接受邀請走綠色通道、免隔離到廈門,他們也不諱言就是希望與對岸溝通、瞭解,目的就是希望解除像金門高粱酒這個當地重要財源的禁令。
他們的廈門之行如果有效,當然是可以為國民黨加分,國民黨一直強調台灣產品被禁責任是在民進黨政府、因為民進黨執政導致兩岸關係惡化、所有的聯絡管道都中斷。
放棄中國市場?
中國會不會因為陳玉珍等人的斡旋就同意解除禁令,其實也有問題,因為如此就解除了,那就等同於承認當初禁止進口就是出於政治原因、所以可能不會在短期之內有任何答案。
而且在政治上,本來國民黨和中國的來往就一直受到質疑,擔心國民黨是用什麼來換取和中國的「良好關係」,現在已經有聲音說國民黨到目前一直附和北京、唱衰台灣,這對國民黨是好是壞也很難説。
尤其是普遍認為中國禁止台灣產品進口就是「以商逼政」、甚至是「提前介入台灣2024年總統與立委大選」,也許實質上對台灣總體經濟不會造成太大的衝擊,但是會不會造成台灣民眾的反感其實也很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