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賢專文:如果有一種人性的黑暗,是極致的黑, 那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2022-12-29 05:20

? 人氣

心理學專業從臨床心理學、異常心理學中被獨立了出來,即是本書聚焦的議題—犯罪心理學。(資料照,圖/取自pixabay)

心理學專業從臨床心理學、異常心理學中被獨立了出來,即是本書聚焦的議題—犯罪心理學。(資料照,圖/取自pixabay)

心理學,作為一門探究人類心智與行為的科學,關注的不只是人,更是人何以為人(人性、性格由何而來),以及其之反面—人何以不為人,人為何失常、人性為何泯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我們首先是在臨床心理學裡頭看見了人類失常的現象,探究其背後的原因,並以此構思,如何協助失常者有機會跳出失常的困境,找到改變的契機。

多數時候,「失常」本身會帶給此人諸多痛苦。因著此苦,在助人者的同理與連結之下,促成了一段屬於兩個人之間,關於人性的交流機會。也因為這樣被看見與「懂得」的經驗,催化著失常者,重新在自己身上找到勇氣,一步步踏上改變與成長的路程。

不過,在我們剛才討論的「失常者」中,有一群人的狀態十分特別。一般來說,好比憂鬱、焦慮、思覺失調的患者,多半都因著自身的失常狀態所苦。但另一群人,他們卻未必會因為自己的失常而苦;更精確地說,他們的行為苦到的並不是自己,而是他們周遭的他人。他們的失常,常是社會的隱憂,是衝動、失控,以及或大或小的各式犯罪行為。

為了探究這群人的心理狀態,另一門心理學專業從臨床心理學、異常心理學中被獨立了出來,即是本書聚焦的議題—犯罪心理學。

罪犯為何犯罪?究竟是因為「罪」就是他/她身上人類本性的一部分,還是因為此人的成長背景與外在環境因素,促成了罪的產生?這可類比為「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之間的辯論,引發了各種犯罪學理論的發展。不同專家有著不同看法,也促成了不同類型的政策或倡議出現。好比,認為犯罪是起因於環境的學者,自然會努力去釐清促成犯罪的因素(好比貧窮、婚姻問題,乃至於媒體上的暴力),以期能透過這些危險因素的移除,減少犯罪行為的產生。

在讀完本書之後,讀者會發現本書作者沙門諾博士並不這麼想。從他執業數十年,與罪犯第一線工作的經驗,他慢慢形成的一套關於犯罪心理的架構是:許多犯罪者的心智狀態(mind-set)都是類似的,而且多半從他們還小的時候就能觀察出來。這種特定的心智狀態才是決定犯罪行為是否發生的主因,而不是環境。

亦即,這種特定的心理狀態,讓犯罪者選擇了犯罪。環境論的學者常說,是「社會拒絕了這些人,以致於他們選擇犯罪」,作者則認為,在社會拒絕他們之前,其實他們早已「選擇」拒絕了這個社會。

監獄、死刑、犯罪示意圖(phtorxp@pixabay)
監獄、死刑、犯罪示意圖(資料照,phtorxp@pixabay)

對人性抱持不同論點的讀者,或許會對作者這樣(看似極端)的理念感到訝異。不過,這正是在探究人性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練習的課題。每一種對於人性的觀點與論點,都有它實用的一面,也必定有它的限制—就算它的立論是極端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