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於《風傳媒》所舉辦的「明日科技高峰論壇」指出,早期雲端的應用專注於上雲( lift and shift)階段,而現在將有越來越多企業以雲端的應用為主軸,包含 AI/ML、安全防護(security)機制、大數據運用等,展現雲端美麗(cloud beauty)之處。
許多企業在雲端找合作夥伴或新的出路,Google保持心態(mindset) 是:永遠思考10倍的成長,並把提升企業的數位轉型能力作為企業使命。
Google Cloud將從五個方向來思考問題:第一,企業要轉型要怎麼轉? 第二,企業怎樣變得更聰明?如何不被軟體商綁架?不樂見每五年因為硬體汰換,而被迫再購買一次軟體的許可證(license)。第三,企業怎樣保護資料,讓每一筆交易安全? 第四,混合型辦公,全球辦公據點的連結?第五,朝向永續減碳目標邁進。
謝良承以雲端科技為企業成長推手、轉型雲(Transformation Cloud)及案例分享,以及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三大方向來回顧前去的數位轉型案力,並展望未來的數位轉型趨勢。
其中,針對過去數位轉型案例,謝良承以聯發科為例,聯發科將數據中台上傳至Google Cloud,因為聯發科有幾千個TB的資料,是滿驚人的數據,這要建多少伺服器?透過和 Google Cloud 合作,把碳排轉嫁到雲端上;再者,省下99%的高額地端資料中心的建置成本,此外還省下一些交期時間及維運的成本。
聯發科、台灣大車隊 數位轉型最佳案例之一
謝良承再舉台灣大車隊的案例,他指出,計程車司機面臨最大問題就是空車率太高,且歷經2019年前、疫情前與疫情期間的商業模式完全不一樣。面對空車率問題,Google Cloud的工具可以運用AI/ML去推估,未來15分鐘乘客的叫車熱點在哪?透過這樣的配對(mapping)在2019年之前達成率是96%,由此,每台計程車一天可省下1小時、每月省下1851磅的碳排放;對計程車司機來說,因為減少空轉,每個月可省下5000元的油錢。而疫情期間,最重要課題就是加快企業決策。(延伸閱讀:謝良承:疫情後數位轉型不只是追逐急單,而是『未來幾年要做什麼?』)
提及17 Live、遊戲商弈樂科技(Yile Technology)、訂餐系統inline、NFT新創Lootex等提供全球性服務的客戶,他們的共通點都是不能中斷,這些客戶會選擇Google Cloud的主因是,他們都想走向開放(open)的環境和架構,不想受到既有供應商束縛,可以快速的把想更新的服務部署上雲端、且過程不中斷。
最大差異就是,一般使用舊的 封閉的伺服器的服務廠商,若要更新新功能,往往會利用六日更新2-3天,但謝良承還分享自身經驗,平常忙於工作的他,如果想要在基金平台下單,往往要到假日才有空檔看分析資料,但若周末停機了,他就不會在該平台下單了,凸顯傳統和開放平台的差異,這是雲端美麗(cloud beauty)的地方。
至於為了達到永續的AI/ML,謝良承提到,根據2020年數據,Google Cloud全球的電力使用效率(PUE)是1.1,低於全球平均的1.58,是全球資料中心當中最低的一家,這是節能減碳的第一步,也就是把用電效率發揮到最大。
有趣的是,就連烏克蘭最大電信商基輔之星(Kylvstar)亦面臨5G時代的高成本問題,透過Google Cloud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做用戶的規劃需求預測,減少了15%基地台RAN用電量,同時強化數位韌性。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