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退出聯合國及與美國斷交後,中華民國在國際空間的拓展與維護上,舉步維艱。歷經與中共爭取正統的強勢外交,到妥協於國際現實,依賴兩岸穩定的偏安外交,即便邦交國數目總是減多增少,國人對於外交官的努力,仍普遍給予肯定。但在台北駐邁阿密經文處處長以台獨視角投書美媒,駐洛杉磯經文處長「配合拔管」等消息陸續見光,不僅讓外交系統的行政中立受到質疑,對中華民國失去了忠誠,以政治動作迎合執政黨的外交官,還能否為在外交與僑務上為國家發揮應有的「敬業」態度,也令人玩味。
大陸方面要求各國航空公司「國家或區域」的稱謂從Taiwan 改為Taiwan, China,讓一向強調「顧主權」的蔡政府面子掛不住,也凸顯大陸本身在國際社會上以政逼商的不得人心。但駐邁阿密台北經文處處長錢冠州在美媒投書中,放棄了中華民國為主權國家的立場、曾為美國密切盟友的基調,強調「台灣不是中國」、「台灣是國家」。面對大陸的步步進逼,外交的前線卻為奉承上意,捅自己國家一刀的舉措,令人背脊發涼。中華民國憲法中對於國家定位,兩岸關係上都有明確的界定,憲法中的國號、領土範圍未被修改之前,外交人員秉持中立客觀原則,讓國家在海外的利益最大化,是基本的道德與操守。
無獨有偶,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受南加州台大校友會之邀到洛杉磯演講,這場演講活動遭到部分親綠台大校友的抵制,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朱文祥也以「不出席、不為台大校友會會長監交」表達駐外單位對拔管的立場,儘管數小時後,駐洛台北經文處將行程改為「出席台大校友會年會,並完成新舊會長交接隨即趕往下個行程」,但外交部與拔管事件本無牽涉,卻在海外以政治角度表態,這條線不僅跨得令人匪夷所思,駐外單位與僑團之間的信任恐亦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蔡政府執政兩年,「行政中立」窒礙難行。當司法官的政治表態成為為加官封爵的跳板,那麼外交官違背擔任國家代表應守職責與分際,爭相把「政治出櫃」當作顯學,也就不足為奇。中華民國已失去四個友邦,證明蔡政府外交政策的毫無章法,外交人員無法開拓新邦誼是非戰之罪,但向台獨勢力表態,以外交職權與影響力,削弱中華民國對外的國家基礎而留不住友邦,是國格分裂而後人辱之的必然。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公布已近十年,這套讓文官在政黨政治中規範其中立行為的法,如今已斑駁,不應陷入政治紛爭中的公務人員,現在以外交官身份投書將自己國家主權地位模糊化,參加僑團活動卻把國內政治紛擾移植到海外湊熱鬧。在外交與僑務都姓黨的時代,政治表態或許是獲得執政者關愛眼神的捷徑,但恐辜負了國家賦予外交人員的職責,也低估了政黨未來再輪替的可能性。
*作者為自由作家、前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