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影展》海軍役男離奇落海,頭部還插著鋼釘…孤身追兇的母親,揭開軍中人權黑幕

2018-07-30 08:00

? 人氣

2018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主題是「尋找我們的身世」,挑選了4部台灣電影組成「台灣經驗」單元,以及國外的6部紀錄片、劇情片,組成「反抗威權」、「轉型正義」兩大主軸。圖為巴勒斯坦影片《捉鬼》劇照。(2018台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2018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主題是「尋找我們的身世」,挑選了4部台灣電影組成「台灣經驗」單元,以及國外的6部紀錄片、劇情片,組成「反抗威權」、「轉型正義」兩大主軸。圖為巴勒斯坦影片《捉鬼》劇照。(2018台灣國際人權影展提供)

解嚴至今已超過30個年頭,白色恐怖也彷彿已離去許久,但其實,2018年對台灣的人權轉型是里程碑般的一年,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終於正式揭碑、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也掛牌上路的這一年,台灣國家人權影展不只要回顧國內對於威權時代的反思,也將透過來自巴勒斯坦、突尼西亞、韓國的外國紀錄片,串接起這塊島嶼與世界對於國家暴力、壓迫的種種反思。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家人權博物館歷經多年波折後,終於在今年5月18日正式揭碑,象徵面對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的審視再跨出新的一步。而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其實從去年起便開始籌辦「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今年第二屆影展,也成為人權館正式設立後的首屆人權影展。

人權館成立、促轉會掛牌 台灣人權轉型邁入里程碑

面對這樣特別的時刻,影展統籌馮賢賢指出,其實這次人權影展舉辦的時機,不只是人權館正式設立,更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掛牌運作,今年對台灣的人權轉型是一個里程碑,此時辦這個影展,她認為有昭示的作用。

20180726-國際人權影展統籌馮賢賢專訪。(甘岱民攝)
台灣國家人權影展統籌馮賢賢指出,這次人權影展舉辦的時機,不僅適逢人權館正式設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也正式掛牌運作,今年對台灣的人權轉型是一個里程碑。(甘岱民攝)

開幕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 深入軍方查真相

在這樣的情境下,本屆影展以《少了一個之後─孤軍》作為開幕片,描述1995年海軍役男黃國章在艦艇上離奇落海死亡、屍體頭部遭發現插有鋼釘後,「黃媽媽」陳碧娥一路追查真相、孤軍奮鬥,後來更為其他軍中人權案件打抱不平的故事。除了做為影展開幕片,更將舉辦特映會邀請府院高層、軍方將領,與黃媽媽、製作團隊一同觀賞。

對此安排,馮賢賢說明,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台灣第一次這麼深入軍方、取得這麼多採訪的片子,儘管在洪仲丘事件之後,軍方對人權議題已經比以前小心很多,但從來沒有一部紀錄片深入去探討這個議題,尤其像黃國章案是23年前的舊案,竟然到現在還沒有真相,這顯示軍隊即便在人權上已有改進,但對過去需要清理的問題,態度還是不夠明確,因此這部片問世有著特別意義。

在《孤軍》片中,鏡頭隨著黃媽媽的腳步,訪問了不少高階將領,其中海軍司令黃曙光更當面承諾,一定會在任內跟黃家道歉。馮賢賢也對此表示,很期待看到這件事發生,對軍隊保障人權是有重大的進展,此外她也觀察到,現在的軍方將領比起20年前的高階軍官,面對鏡頭態度比較坦誠、比較敢面對媒體,這是時代的進步,但她也強調,「舊案還是得清一清,好歹給個真相嘛,海軍犯的錯、舊案還是要處理。」

「如果不是身受其害 很難體會人權多重要」

談起用影展推廣人權議題,馮賢賢表示,人權議題很硬,多數人如果不是自己身受其害的話,很難體會有多重要,像他們去大學做推廣活動,就有老師說在課堂上講人權議題,學生都會睡成一片,對此她認為,如果是放一部好看的紀錄片,學生就會有興趣,相關的議題也可以這樣來開始討論,她期待影展可以協助做有力的推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