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爆發的烏克蘭戰爭,被認為可能被其他獨裁政權侵略他國的範本,特別是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中國,而曾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的史勞特9日坦言,質疑美國的「民主對抗獨裁」策略把中國推向俄羅斯;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裴卓斯強調,當前的烏克蘭戰爭並非未來戰爭模式。
《外交政策》(FP)先前訪問12位專家,針對其專業領域提出台灣在烏克蘭戰爭中可學習的經驗和教訓,而現任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執行長史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談威懾,裴卓斯(David Petraeus)與KKR全球研究院執行董事佘邱克(Vance Serchuk)共同撰文談戰略。
在9日的《外交政策》活動上,裴卓斯表示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自己接受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訪問時,就認為俄羅斯無法控制烏克蘭,但對烏克蘭的應對及俄羅斯的軍力感到相當驚訝,烏克蘭部分是看到2014年後的專業進展,俄羅斯則是訓練到備戰,整體都很弱。
In FP's Winter 2023 issue: the key lessons to draw from the war in Ukraine on alliances, strategy, and reforms. https://t.co/8lGx5ig2Ox
— Foreign Policy (@ForeignPolicy) January 10, 2023
裴卓斯指出,俄羅斯軍方仍在用高頻(high frequency,HF)通訊,但此電波易受干擾,「任何烏克蘭人都可接受聽到內容並錄下來」,這可能是許多俄羅斯軍官戰死的原因之一。他也說,烏克蘭展現全部動員的狀態,並對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樂觀態度相當感動。
南半球國家反應令人驚訝
史勞特表示,對於俄羅斯很快撤退感到驚訝,但最驚訝的還是印度的反應,因為印度拒絕加入制裁俄羅斯行列,反而還繼續向俄羅斯購買能源及武器,「這是國際秩序改變的重大訊號...... 現在要進行國際體制改革,卻都是聽到北半球國家的聲音,沒有考慮到南半球的戲劇性變化」。
裴卓斯提到,自己與當時任印度外交部常務次長、現任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 Jaishankar)談話,「我告訴他現在是印度做選擇的時候,他說印度已做出選擇,就是選擇印度」。蘇杰生2015至2018年擔任外交常務次長,2019年出任外長至今。
對於中國從烏克蘭戰爭中學到的教訓,史勞特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戰爭爆發前會面,當時還表明夥伴關係「無止境」,但現在的情勢發展恐怕不是習近平當初所預期,「習近平可能在想需要這種會有敵人的朋友嗎」。
「(烏克蘭戰爭)讓中國處於非常尷尬的位置」,史勞特說,可以看到習近平試著要普京收手,因為這樣的中俄關係令習近平感到不安。不過她直言,質疑美國的「民主對抗威權」策略反把中國推向俄羅斯,而歐洲認為這是讓中國認知到,與俄羅斯同陣線會付出代價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