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解決蛋價飆漲應找方法而非找理由

2023-01-24 06:30

? 人氣

春節已屆,蛋價依舊未能回穩。(顏麟宇攝)

春節已屆,蛋價依舊未能回穩。(顏麟宇攝)

農曆春節已屆,國內蛋價依舊堅挺(從2022年5月到2023年1月台灣雞蛋產地交易價平均每台斤約50元台幣每公斤83.3元),蛋價還沒回穩,台灣202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較2021年高出2.95%。由於雞蛋是重要民生物資,民眾更加關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去年初爆發「缺蛋之亂」以來、台灣雞蛋供需一直存在緊張關係,雖然主管官員對外保證不會有缺蛋問題(供需決定價格),但是民眾對市售雞蛋價格上漲卻相當有感,尤其全家,萊爾富便利商店相繼將販賣的茶葉蛋售價每顆從10元調漲為13元,很顯然官員與民眾的感受有落差。有民眾提出鄰近日本薪資收入高過台灣,超市販售的盒裝雞蛋卻比台灣便宜的質疑,引發熱議。對此官員也有一番說詞(台日生產規模及生產條件不同,所產出的農漁畜產品價格也不同),並表示將持續加強禽流感防疫措施及功能,提升蛋雞場現代化經營並精進產銷資訊掌握及措施,卻未提及蛋價何時可以回穩,消費者似也莫可奈何、只能默默承受。至於台灣蛋價上漲原因不外:氣候不佳,疫病禽流感發生,飼料原料和能源成本上漲,消費者預期心理,雞舍設備老舊,中盤商長期操控,官方對於農業產銷資訊的掌握不足、產銷供應鏈落伍等等,透露出台灣農業無論在政策、科技、監控及執行力等、均存在諸多亟待改進之處,這些都不是靠大撒幣,大內宣可以解決,應少講多做。

緊急應變之道除了適時適度從鄰國進口雞蛋和蛋液,調高蛋農生產意願,來緩解供需緊張外,亦應積極尋求替代品,鑑於植物性雞蛋(主要原料來自綠豆),繼植物奶和植物肉之後,也已經商品化,目標瞄準重視「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消費族群,雖然現階段植物蛋本身價格遠高於傳統雞蛋,但隨著傳統雞蛋供需失衡,蛋價高漲及植物蛋的技術精進,消費群擴大,將會縮短兩者價格差距,遠景樂觀,台灣在這方面的科研有必要加強。

不只台灣有蛋價飆高問題,近來美國受到禽流感爆發及生產運銷成本上升影響,雞蛋價格持續飆升,「雞蛋荒」席捲加州地區,多間超市推出雞蛋限購措施,據統計2022年1月,當地一打A級大雞蛋的平均價格為1.39美元,11月升至3.59美元,好市多(Costco)的蛋價從一盒(18顆)不到3美元節節上漲到6.25美元,根據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雞蛋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 49%,漲幅超過任何其他雜貨類別,短期內仍將處於雞蛋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的困境,英國、日本等國家也都面臨蛋價上漲的壓力。

雞蛋在中國大陸是僅次於豬肉的第二大動物蛋白來源,人均年雞蛋消費量約為18 公斤,高於多數已開發國家。在過去 30 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雞蛋生產國,年產量高達3300萬噸,佔全球雞蛋產量的 40% 以上;中國大陸生產約 90% 的雞蛋都是在籠中生產(印度占80%和馬來西亞幾乎占100%);目前中國大陸生產的雞蛋只有 10%為非籠養雞蛋(Cage Free Egg),未來可透過通路端來翻轉產業生產模式,大幅提高非籠養雞蛋比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