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糧食與能源也從這些港口進入台灣,儘管台灣在最糟情況下,在稻米、蔬果、小麥部分仍能自給自足,但台灣對小麥和玉米產品的進口依賴度增加。對於可能發生的封鎖情勢,台灣已開始儲存糧食及其他重要物資。此外,台灣2021年仰賴進口石化燃料,且約97.7%的能源供應為液態天然氣和煤礦。
《Grid》指出,台灣的煤礦及天然氣存量分別只夠用39天和11天,而台灣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投資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但目前還沒達到2025年再生能源產量目標,「短期或部分的封鎖,對經濟也會是災難性後果」,但台灣是半導體生產重鎮,這樣的封鎖也會衝擊全球經濟。
美國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教授、《晶片戰爭》(Chip War)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告訴《Grid》,當全球無法取得台灣生產的晶片,約1周就可看到中斷現象,而4至8周間,不只是消費電子產品和科技產品的晶片,所有類型的製造產品所需晶片也都會永久中斷。
「矽盾」反撲中國封鎖
《Grid》表示,美國和中國的科技產業都高度依賴台灣晶片、專業技術及生產設備,因此美國2022年通過《晶片及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鼓勵美國半導體廠商在美國境內產製晶片,此舉很大程度是應對仰賴台灣晶片的弱點。中國也有類似的「2025年中國製造」倡議。
《Grid》說,專家有時會稱台灣具有「矽盾」(silicon shield),即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扮演關鍵角色,切斷其和世界的往來所付的經濟代價極高,包括中國也會受到衝擊。「我確實擔心台灣有些人對此情況過度有信心」,米勒直言,有許多國家例子顯示,就算承受主要經濟代價,也要達成政治目標。
米勒稱,「統一」台灣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共)的核心政治目標。美國海事專家梅科利亞諾(Sal Mercogliano)強調:「若我們開始回到民族主義式航運,並阻擋他國貿易能力,你知道這樣幾乎是倒退至17、18世紀,這真的很有風險。」儘管封鎖對中國而言風險較低,卻仍非安全選擇,因國際法認定封鎖也是戰爭行為。
「台灣會試著以其海軍突破封鎖」,《Grid》稱,「美國海軍司令也公開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可能協助台灣這麼做。換言之,封鎖可能使局勢迅速升為中國一直避免面臨的情況,即與美國爆發戰爭」。另外,台灣企業「富士康」和長榮海運聘僱大量中國人,所以封鎖帶來的經濟影響遠超過半導體。
易思安直言:「沒有台灣的供應,中國的經濟很快就會走向停擺...... 中國會面臨巨大的失業潮。他們很難在不摧毀自己的情況下,對台灣進行長期封鎖。」因此中國可能採取較不強、較不顯眼的封鎖行動,像是藉掃毒、打擊海盜和其他名目,派出海警和偵查艇進入被中國視為其領海的台灣水域阻擋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