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是1986年9月28日。「黨外」人士齊聚於被國民黨警衛和便衣警察包圍的台北圓山飯店,在國民黨的監聽下,祕密成立台灣第一個反對黨─民主進步黨。在戒嚴時期,組黨是超級大禁忌,黨外人士冒著坐牢的風險堅持理想,帶領台灣走向民主化。組黨的關鍵人物有立法委員費希平與傅正教授,他們是外省籍菁英分子,率領著「組黨十人祕密小組」勇敢挑戰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在民進黨成立後9天,蔣經國於10月7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和《新聞週刊》訪問時,率先預告台灣將要解嚴以及開放黨禁的消息,正式為台灣民主化的和平轉型拉開序幕。此後台灣政黨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對於台灣民主化的貢獻,黨外人士和民進黨的努力顯然有目共睹,其「進步」價值,在威權時代的台灣毋庸置疑。
從歷史脈絡看,民進黨與社會運動的發展,和台灣民主化進程一直密切相關。黨外時期持續不斷的社會運動,在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下為民進黨的集結和成立營造了政治的環境,提供政治養分,而民進黨的投入,也進一步強化了台灣社會運動的規模與效應。
台灣是傳統華人社會,有著樸素社會公平文化傳統,這個傳統是社會運動的文化土壤,使得強調公平正義的左翼思想很容易在台灣發展和鼓動起來。另一方面,所謂「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也提供台灣左翼運動的政治土壤。國民黨是主要出身於江浙與城市資本家的政黨,在階級屬性上為買辦型的政黨,該黨的城市資產階級和買辦屬性與社會公平文化傳統發生的衝突,在大陸表現為無產階級工農革命與內戰,在台灣則表現為反對威權與社會民主運動。
1980年代,蔣經國加速台灣社會的民主改革,先後做出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等決定。80年代後期,黨外人士對國民黨當局雙重施壓,一方面針對當局,組織街頭運動迫使其釋放被關押的人員,並呼籲開放「黨禁」。一方面針對民眾,運用街頭演講、成立後援會與動員民眾遊行抗爭等方式,促使社會運動由孤軍奮戰向組織化與規模化升級。
民進黨雖是在1986年才正式創黨,但嚴格來說,從「黨外運動」時期就一直醞釀著。社會運動,可謂是「黨外運動」及民進黨的核心構成要件。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街頭社會抗議運動風起雲湧,如消費者運動、環保、勞工、農民、婦女、學生運動以及原住民與弱勢團體運動等,紛紛湧上台北街頭,抗議政策不公和社會資源分配不均。
「反對威權」的理念始終是民進黨作為對抗一黨獨大的國民黨的號召工具。由於黨外人士大多是抱持理想主義色彩的知識分子跟青年,渴望推動社會進步和改革,不論是為了組織群眾或宣揚理念,社會運動的參與和實踐都成為了民進黨的主要活動。民進黨和社運團體(主要領導者多為公共知識分子)在「反對威權」的旗幟下攜手合作、分進合擊,雙方合作的空間在於各取所需,民進黨作為政黨以執政和進入體制為重要目標,社運界不與民進黨爭奪政權,而是希望透過理念伸張和制度改革,達到社會進步的目標,雙方根據現實需要成為對抗國民黨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