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官員敦促中國採取重大的經濟結構改革,確保民營和國有企業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並示警若不改革,估計今後5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低於4%。
美國之音3日報導,中國當局去年12月初突然放棄堅持3年的「動態清零」抗疫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的抗疫模式。但這一轉變是在沒有過渡、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導致全國民眾陷入極度恐慌、醫療系統崩塌和大批民眾死亡,中國的經濟運轉也充滿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IMF在今年1月31日發布的最新預測認為,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將會達到5.2%,高於去年的3%;但提到如果導致2022年經濟成長嚴重放緩的因素未得到恰當處理,將會影響到今年的經濟表現。
報導表示,IMF對中國經濟進行年度評估的工作在3日正式啟動,IMF官員表示,為了加快釋放中國經濟的增長潛能,北京應該進行重大的結構改革。
IMF列舉一系列可能會響到中國經濟成長的問題,包括房地產行業深度疲軟、人口下降、生產率增長放緩、以及COVID-19產生新的變異毒株等。其中,人口下降和生產率成長放緩將是影響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兩個主要問題。
IMF官員敦促中國決策者採取範圍廣泛的經濟結構改革,確保民營和國有企業之間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如果沒有相關的改革,IMF表示,「我們估計今後5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低於4%」。
IMF官員還指出,2022年北京採取的刺激效應即將消失,建議中國採取中性的財政政策,將支出結構向家庭傾斜,並加強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以確保經濟復甦能夠在通膨壓力不大和經濟成長低於潛能的情況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