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的,1917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推翻帝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政權後,三度發表《加拉罕對華宣言》,宣稱放棄帝俄時代在中國的租界和所有利益,並允諾無償歸還中東鐵路等。指導俄國革命成功的馬克思主義因此被視為拯救中國的新希望,同時也帶給受日本殖民統治壓迫的朝鮮、台灣等地很大的激勵。
北京大學教授陳獨秀、李大釗等最先擁抱馬克思主義。1918年起,他們在《新青年》、《新思潮》等雜誌鼓吹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提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取代中國傳統「以將相王侯為主體」的封建史觀,適時填補了「新文化運動」,及「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後所形成的文化真空,受到無數青年學子的追捧和認同,擁抱共產主義一時被視為進步的象徵。甚至連後來為蔣介石策劃清黨,成為共產黨死敵的陳立夫,在其回憶錄《成敗之鑑》也提到他唸北洋大學時,對於《新青年》等刊物,以及有關俄國革命和共產主義的書籍等,無不愛看。當時一般青年的思想多少有點左傾,他也不例外。【註2】
列寧政府為確保革命成果,於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共產國際」,提供資金、訓練及思想指導,推動受帝國主義【註3】壓迫的國家和殖民地建立共產黨。1921年7月,陳獨秀等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創立中國共產黨,企圖推翻帝國主義政府的日本共產黨也於1922年成立。
1920年代初期,除了共產國際積極向全球輸出革命外,也是一戰之後民族自決思潮風起雲湧年代。林獻堂、蔣渭水等資產階級菁英,為喚醒台灣人民的民族意識及推展政治運動,於1921年10月創立「台灣文化協會」。蘆洲望族李家少爺就讀小學時,由於反抗日籍同學罵他「清國奴」的欺負,被日籍教師摑了一個大巴掌,自此萌生抗日的意識。十三歲入台北師範學校,隨即加入校內學生的祕密反日組織。十七歲參加新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著名的李家大宅院自然成為文化協會辦活動的理想場所,李友邦因此與蔣渭水、王敏川、賴和、連溫卿等先輩結成忘年之友。
「台灣孫中山」蔣渭水那時的思想也是左傾,1931年8月5日,蔣渭水於41歲英年因傷寒逝世,臨終時留下的遺言是:「臺灣社會運動已進入第三期,無產階級之勝利已迫在眉睫,凡我青年同志切須努力奮鬥,尤望舊同志倍加團結,積極的援助青年同志,為解放同胞而努力。是所至囑。」
1924年與李友邦同船潛赴上海的林木順和謝雪紅,後來去了莫斯科,接受共產國際的訓練和指令,於1928年4月在上海法租界成立「台灣共產黨」。根據共產國際的一項綱領規定,原規劃日本殖民地的台共接受日共指導,以推動台灣民族獨立及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為目標。後來因為日共被日本政府鎮壓而解體,及台籍中共黨員的陸續加入,台共與中共漸趨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