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至22日的72個小時,發生了讓台灣乃至區域眼花撩亂、卻又條理分明的五個新聞事件:
• 2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無預警旋風式造訪烏克蘭,宣布對烏克蘭的支持將長期化、增量化。
•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宣布暫停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
• 2月21日,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及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率團在距離華府一橋之隔的美國在台協會總部(AIT/W),與美國副國務卿Wendy Sherman及副國安顧問Jonathan Finer舉行雙邊高層對話。
• 2月21日,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引述美國媒體人Garland Nixon的推文,指出拜登總統私下曾表示美國制訂了「毀滅台灣計畫(our pla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aiwan)」,隨即遭到我國外交部的堅決否認及抨擊。
• 2月22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接見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後者強調「中俄關係成熟堅韌,穩如泰山」。
上述五個新聞事件,折射出美、中、俄大三角關係的競合持續增溫,特別是美、中兩強各自隱約以台灣/烏克蘭、俄羅斯為代理人(proxy),相互競逐對印太地區及「世界島(World-Island, 意指亞洲、歐洲及非洲大陸共組的巨型陸塊)」的掌控權。在強國無情競逐霸權的態勢之下,烏克蘭大半土地已經化為焦土、百萬計人民流離失所;反觀台灣情勢「內弛外張」,國內朝野關注的是「蛋蛋危機」,只有唯恐台灣「以卵擊石」的耳語在社群網站上流竄而過。
台灣的地緣位置與產業結構,雖讓這個島嶼身處強權競爭的夾縫中,但並不代表台灣只能被動接受強權加諸的命運。古今中外,多有小國發揮智慧與韌性以圖存,也有小國錯估自身實力與外部形勢而招致毀滅。面對即將到來的2024大選,台灣2,350萬人民必須做出自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後的最重大抉擇:是要在強權們的推促下步入戰爭,還是憑藉實力與智慧走上追求和平的道路?
撇除希臘在西元前的波希戰爭中以寡擊眾、或夏朝「少康中興」等「以小搏大」的極端幸運案例,鑑諸歷史,歷來小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能在「委屈圖存」或「玉石俱焚」這兩個大方向中擇一,再視主、客觀情勢微調。以下,就讓我們來檢視這兩大方向的經典案例。
委屈圖存的極致:芬蘭
首先是2010年被首度引用在兩岸關係上的「芬蘭化(Finlandization)」。考量台灣讀者對這個概念相對比較熟悉,在此就不多贅述,只提供重要的歷史節點及觀念。由於芬蘭鄰近蘇聯第二大城—列寧格勒、又控扼波羅的海出海口,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出於安全與戰略的需要,在未能與芬蘭達成協議之下,悍然在1939-1940年發動「蘇芬戰爭」(又稱冬季戰爭)。最終在芬蘭的頑強抵抗下,兩國在1940年3月締結《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11%的領土及30%的資源予蘇聯,換得自身主權、民主體制及市場經濟受到保障,並在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採行「不加入北約及歐盟、不批評蘇聯」的對外國策,直至蘇聯瓦解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