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達觀點:俄烏戰爭周年啟示錄──

2023-02-25 06:40

? 人氣

烏克蘭於2022年2月24日遭俄軍入侵,迄今屆滿一周年,除了讓世人見證烏克蘭的軍事靭性,在國際法層面亦展現前未有的反制實力。(AP)

烏克蘭於2022年2月24日遭俄軍入侵,迄今屆滿一周年,除了讓世人見證烏克蘭的軍事靭性,在國際法層面亦展現前未有的反制實力。(AP)

烏克蘭於2022年2月24日遭俄軍入侵,迄今屆滿一周年,除了讓世人見證烏克蘭的軍事靭性,在國際法層面亦展現前未有的反制實力。俄軍入侵不到一個月內,烏克蘭隨即聲請聯合國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縮寫為ICJ)的暫時處分令,明確要求俄羅斯停止對烏克蘭入侵暴行,迅速取得捍衛其國家主權之法律正當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烏克蘭並非《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簡稱《羅馬規約》)的締約國,但因烏克蘭國會於2014及2015年分別提出兩份自願接受管轄聲明,有關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縮寫為ICC)對俄國的戰爭犯行之管轄權問題,因此獲得解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指控犯下屠殺、強迫驅逐、綁架等暴行,國際刑事法院迅速宣布對俄軍所犯戰爭罪、種族滅絕罪進行調查,並於同年5月17日派出由檢察官、調查人員及法醫專家等42人所組成歷年來最大規模團隊,負責調查管轄範圍內的所有犯罪。

當然,本案如果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簡稱安理會)提交國際刑事法院,則沒有管轄權條件問題。安理會授權法院調查之情勢,甚至得涉及非締約國及其國民之情形。由於安理會的決議對聯合國「會員國」及「非會員國」都具有約束力,一旦安理會通過授權法院調查有關情勢的決議,法院就被賦予對有關罪行的「普遍管轄權」。

《羅馬規約》於1998年7月17日在義大利羅馬的外交會議上獲得通過,並於2002年7月1日生效,規範國際刑事法院的職能、管轄權及組織架構等事項,其主要功能係對於犯有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及侵略罪的個人進行追訴及審判,締約國多達122個。

值得注意的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俄羅斯,並未加入規約。美國曾在2000年12月31日簽署《規約》,卻於2002年5月通知聯合國,表示無意批准該規約,美國表達其關切問題面向如下:《規約》可能賦予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的權力過大,以致有可能出現反對美國政策的國家以政治為動機之起訴,並削弱安理會作用,而對於非締約國的國民主張管轄權亦有違國際條約基本精神。

儘管國際刑事法院有權對涉及《羅馬規約》非締約國之國民行使管轄權,這點對國家主權原則是否構成威脅的辯論最為激烈。然法院此種權威是朝著建立「基於人權」(a right-based world order)的世界秩序,而不是「基於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s) 邁出重要一大步。該法院有權調查包括涉及非締約國國民的情況,旨在集中處理所有罪行,並防止進一步暴行。易言之,國際刑事法院管轄係植根於人權(human rights),任何人一旦侵害到人類核心價値之最重大刑事犯罪,將不能躲在國家尋求庇護、豁免或特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