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出門」等心理問題,到底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導致
一個人除了因為欠債等外在因素,會搞到自己不願意踏出房門一步,就主流心理學的觀點,很可能是這個人過去經歷了某些狀況,這些狀況在無意識中影響人,導致了這個人出現不願出門的行為。但就《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的看法,狀況可能剛好相反,是這個人先遇到不願面對的狀況,才用躲在家裡這種行為去逃避。
也就是說,傳統的心理學者遇到「穴居族」這種行為異常的病例,會認為一定是某種因素造成了病患在無意識狀態做出這些異常行為,而治療之方是找出導致這種行為的原因。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卻認為不管因素何在,最後做出「穴居」行為的是病患自己的意識,要改變這種行為必須是病患自己要先有想要改變的意識。
和主流心理學「你的行為問題是因為過去遭受的傷痕所致」的說法,讓出問題的人可以躲到「我只是單純的被害人」的保護層中,《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不管問題出在哪,要解決問題都要靠你自己願意」的說法,顯然將解決自身問題的責任交到了病患自己身上,看起來難免有些「歸罪被害人」的殘忍。以「穴居族」為例,敢不敢出門的行為到底是有意識還是沒意識,牽涉到「病態」到底是不是「自找」,病患到底有沒辦法「自救」。也因此《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以「勇氣」做為主軸,一再地強調面對心理困境,必須拿出「勇氣」讓自己做改變。
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幸福」、「自由」
這本書有不少和一般人認知上(對心理問題)截然不同的說法,但對於個人意識、對於人際關係和人生課題與人生目標的說法,顯然和集體主義強烈到對個人形成強烈壓迫的日本社會,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視角的說法,難得的是講述這樣和集體社會格格不入哲理的書,居然能在日本造成這樣的銷售熱潮。根據兩位作者的說法,為了清楚闡述阿德勒許多與眾不同的說法,他們將自己代入其中,用對話錄的方式寫成全書,將自己過去接觸阿德勒思想時曾經產生的疑問,透過書中年輕人這個腳色說出,然後用哲學家這個腳色給予回應。
當然在這個「再創作」的過程中,是不是有些想法和原始的阿德勒有所差異?而本書著重於人生哲理的傳遞,在臨床上阿德勒對於實際的精神疾病治療又有怎樣的貢獻?台灣的出版社也有出版阿德勒多本著作的中文版,可供讀者閱讀理解。
其實「你沒辦法討好所有人」、「過度尋求別人的認同最後終將失去自我」、「稱讚是一種上對下的傲慢」、「過去未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好活在當下」,這些阿德勒心理學的觀念,已經是社會上相當熟悉的說法,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我們可以更有體系地去認識這些說法的由來,並且看到對於「幸福」、「自由」的另一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