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中國半導體突破美國鎖喉、超趕台韓秘訣

2023-03-08 07:20

? 人氣

政府給「榜單」民間自行「揭榜」

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發動科技戰後,中國官方更常提起「新型舉國體制」,去年8月美國通過《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隔月習近平主持「深化改革委員會第27次會議」,會上就通過《關於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2年8月9日,拜登在白宮草坪簽署晶片法案。(美聯社)
2022年8月拜登《晶片法》,9月習近平主持的「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通過《關於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美聯社)

「新」舉國體制和舊的到底差在哪?簡單地說就是一方面強調「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建立權威的決策指揮體系」,一方面又宣稱要結合市場機能。早在半個多世紀前,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剛起步時,蘇聯想和美國競爭,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留學生、間諜竊取美國半導體機密再全部照抄。蘇聯把半導體發展視為國安議題,建立一個與外界阻隔的園區密秘研發半導體;相對的,美國半導體產業除了結合軍工、航太,更開發廣大的民用市場。在市場經濟的刺激下,美國半導體產業日新月益;相對的,蘇聯封閉體制讓其半導體研究受制於從美國抄來的範本而無法突破。

中國過去也是藉竊取抄襲美國高科技產業機密來發展自家產業,這也是美國政府對中國祭出科技制裁的重要理由。中國政府也意識到在美國制裁下,必須結合民間的創新力量,並藉助中國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才可能完成「關鍵核心技術攻堅」。中國用的方法就「揭榜掛帥」制度:首先,政府先發布當前重點研究的科技項目,也就是所謂「榜單」;民間企業、研究機構甚至個人,可以提出研究計畫,經過審查後就可以拿到國家資源著手進行,也就是「揭榜」。「誰能幹就讓誰幹」,這是中國宣稱用來突破半導體產業瓶頸的手段。

政府分配資源弊案連連

看起來「新舉國主義」比舊制度靈活,但它依然面臨著一些結構性問題:

首先,雖然歐美、日韓與台灣也都把半導體產業視為國安議題,但國家主導力量遠不如中國政府來得強大。中國科技產業發展還是以國家利益為第一目標,而國家利益中絕不可動搖的前提就是「共產黨領導」。也因為這個前提,當習近平認為馬雲等科技新貴危及共產黨的領導權威時,就毫不猶豫地出手「治理整頓」。政治力量既是「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的助力,也會是破壞力。

國家集成網路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取自集微網)
國家集成網路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因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取自集微網)

其次,政府官員掌握大量資源分配權力,就可能發生貪腐弊端;誰能揭榜拿到政府資源,不見得是「誰能幹就讓誰幹」的結果。中國政府為推動半導體產業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這個投資規模累計超過3000億人民幣的「大基金」卻弊案連連。去年七月,「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因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大基金管理公司「華芯投資管理」前總裁路軍、前副總裁高松濤、「大基金」深圳子基金合夥人王文忠也都因違紀違法被調查。而已破產的紫光集團關係企業之前接受大基金近300億人民幣投資,這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失敗的案例,而揚言買下台積電的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也因利益輸送被帶走調查。

這些中國政經體制的結構性問題,讓許多人不看好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企圖,不過川普時代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費斯(David Feith)和另一名前國務院研究人員史惟哲(Rick Switzer)去年在《華爾街日報》投書警告:不要因為紫光破產就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一定失敗。

記取兩個「慘業」逆轉勝的教訓

紫光集團。(美聯社)
紫光集團破產不代表中國半導體產業註定失敗。(美聯社)

費斯和史惟哲兩人以中國政府過去投資太陽能產業與造船業為例。這兩個「慘業」曾長期虧損並接受政府鉅額補貼,如今卻都逆轉勝成為全球龍頭。中國太陽能產業已佔全球主導地位,80%太陽能產量來自中國。至於中國造船業,則是「通過有意在全球製造過剩產能、擠壓行業利潤以及把外國競爭對手逼向破產,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造船國」。

他們兩人警告,這兩個產業的經驗有可能複製到半導體產業,不要妄下結論認為中國註定失敗,並提醒:美國「出於歷史教訓和戰略上的謹慎,美國都要認真對待北京方面的野心,在為時已晚之前投入資金,予以反擊。」

晶片戰爭誰勝出,此刻還難下最後定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