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而永續的生活:《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3》選摘(1)

2023-03-19 05:10

? 人氣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李偉文。(時報出版提供)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李偉文。(時報出版提供)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之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放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環保團體已聲嘶力竭地喊了十多年,但直到跨國的大品牌、大企業訂定期限,要求所有製造商與上下游所有配合廠商都必須達到零排碳之後,全世界才真正動起來,各國政府與所有機構也開始認真地看待二○一五年聯合國訂的十七項永續發展指標。

談到「永續發展」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專有名詞,我個人比較喜歡中國大陸翻譯的「可持續性發展」,雖然「永續」這兩個字比較簡潔且典雅,可是談到永續時,大部分人腦袋中想的還是「成長」,而不是「發展」,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而「永續」在眾人的想像中,似乎也是不斷往上昂揚的曲線,而不是較為謙虛的『可以持續的』,那種對後代子孫的責任感。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永續發展不是追求無止境的成長,因為沒有總量管制的成長,就會像癌細胞一樣,當數量沒有節制的增加,只會殺死宿主。發展的思索應該是尋求我們在宇宙中安身立命的位置,發展的面向很多,物質與財富的追求或許只是眾多選擇項目之一。

如果全球的經濟是在一個無邊無際、無限大的世界,或許靠著不斷成長,的確可以解決問題,但是真實世界並不是如此,我們的一切消費都靠著有限的生物?來支撐,如果經濟不斷地擴張與消耗,侵蝕了周遭的生態系,這種以自然資本換來的短暫成長,絕對是划不來的成長,很快就必須面對後遺症與品質下降的苦果(亦即宗教說的現世報)。

永續發展的真正意涵,看的並不是當下的數字表現,而是未來的潛力,而且這是一個不斷努力的過程,不斷強化體質,不斷減少錯誤決策的發生,將力量用在對的方向上。

要建立並維持永續經濟發展,政治人物、經濟學家,以及所有人民都必須調整心態,追求結構的改變、質的改善,而不是數量的增加。

喜馬拉雅山區的小小國家不丹,就以「國民幸福指數」來取代「國內生產毛額」當作國家施政的目標。的確有愈來愈多人體會到,我們的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遠比物質消費來得重要,偏偏很多政府首長總是以為蓋愈多硬體建設就是進步,有時恰恰好相反。

追求永續發展,最困難的是讓政府與企業頭大的「淨零碳排」,要達成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節能減碳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個人可以做什麼呢?

20210619-中油桃園煉油廠,石化工業,煙囪,淨零碳排放。(顏麟宇攝)
石化工業、淨零碳排放。示意圖,圖為中油桃園煉油廠。(資料照,顏麟宇攝)

在吃的方面,盡量不要喝冰涼的罐裝飲料,這樣的飲料從製造、運輸、保存、降溫,到最後的廢棄物處理,都會產生非常多二氧化碳,讓地球更熱。我們最好準備隨身攜帶的水壺,盡量吃在地生產的食物,不要吃遠方運來的食物,而且吃多少準備多少,不要剩下或浪費丟棄食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