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11月在台中軍用無人機研發成果展,中科院航空所今(14)日再度展示軍用無人機,現場除上次已曝光、用於偵蒐的戰術近程無人機、攻擊用的反輻射無人機,值得一提的是,俄烏戰爭中大放異彩,且符合台海戰場不對稱作戰需求的「巡飛彈」,首度有國軍版曝光,未來如能順利量產、採購,透過單兵攜行,將能獵殺敵高價值人員、車輛目標。
中科院航空所今展示包括已量產的銳鳶1型、紅雀2型、戰術近程、反輻射等4型無人機,以及尚屬研發測試階段的巡飛彈、紅雀3型、銳鳶2型、攻擊型(衛星定位與目標影像)、騰雲等5款6型無人機。由於量產型近期已多次「露臉」,今日重點聚焦在首度以實體曝光在巡飛彈、紅雀3型、銳鳶2型、攻擊型(衛星定位與目標影像)無人機。
巡飛彈又被稱為「遊蕩彈藥」,是一種小體積的攻擊無人機,由單兵攜行,發射後,飛抵目標上空,透過影像識別、鎖定,確認無誤即進行自殺攻擊,理想獵殺目標為敵高價值人員、車輛、裝備,過去一年在烏俄戰場被頻繁使用,也讓巡飛彈成軍用無人機界指標品項。由於展示的國軍版巡飛彈尚在研發測階段,中科院人員對性能諸元相當低調,僅表示具導控距離大於10公里、滯空時間大於15分鐘、EO/IR導引、高爆彈頭武裝能力,國際同級產品為美製彈簧刀300型;現場展示巡飛彈本體,另有發射筒及背包,突顯其體積之小,足以由人員直接揹著走的可能。
紅雀3型為紅雀無人機衍伸型號,其旋翼設計,賦予無人機垂直起降能力,這也是紅雀系列現由海軍陸戰隊操作後,得到的經驗反饋結果,即困難地形通過及艦艇起降需求;銳鳶2型為銳鳶無人機衍伸型號,透過調整光學鏡頭位置,和增加海搜雷達等裝備,強化海軍針對海上目標長時間偵蒐的能力;區分衛星定位與目標影像的攻擊型無人機,是「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衍伸型號,將原本專打諸如雷達輻射源的目標區間,進一步擴充成打擊固定目標和機動目標2類,且能使用反輻射無人機發射車,對部署彈性與任務執行都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