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居高不下,人們預期各國政府會以40年來最快的速度收緊貨幣政策,並對世界經濟造成沉重打擊。然而,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到了2023年,全球經濟似乎擺脫升息的影響。不僅通膨率仍高,經濟活動似乎也在加速,對於試圖控制經濟放緩的政策制定者來說,這讓人頭疼,而且這可能意味著經濟衰退最終來襲時會更痛苦。
根據商業調查,去年底,全球製造業及服務業產出都在萎縮,現在製造業產出持平,而服務業正在反彈。美國消費者正隨心所欲地消費,薪資及物價繼續快速成長,日本似乎準備在春季大幅調薪,歐元區的月「核心」通膨率(不包括糧食價格及能源價格)在2月打破了記錄;勞動市場異常緊繃,目前政府間國際組織「經合組織」(OECD)半數成員國的就業率處於歷史新高。
不久前,投資者還在爭論世界經濟會面臨衰退的「硬著陸」,或是在沒有任何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克服通膨的「軟著陸」,如今他們問的是世界經濟是否正在著陸。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經濟活動明顯加速有數個原因:2022年底,市場短暫的經濟繁榮刺激了「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中國放棄新冠「清零」政策,重新開放導致經濟迅速復甦,造成新興市場的訂單被填滿。歐洲能源價格下跌讓其經濟的螺絲釘鬆動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大多數大型經濟體的消費者及企業的財務狀況都非常好。許多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間存下的積蓄仍然充足,公司設法長期鎖定低利率,並尚未因更高的借貸成本而蒙受太多損失。
經濟活動加速意味著經濟衰退不會迫在眉睫,但也意味著如果央行要將通膨率成功降到2%的目標,將不得不進一步升息。3月7日,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 (Jerome Powell)也暗示了這一點,導致股市下跌,如今政策制定者面臨2個艱難的決定。
首先是迄今為止貨幣緊縮尚未完全發揮效果,第2個決定是關於那些似乎讓經濟免受升息影響的因素持續存在。最終,消費者將耗盡備用現金,企業將感受到更高借貸成本的壓力。
《經濟學人》指出,有一點很清楚:理想的路徑(通膨下降而經濟成長不會大幅下滑)看起來比1個月前來得窄,各國中央銀行越來越可能必須在「容忍更高的通膨率」或「連續第2年踩剎車」之間做出選擇。